Saturday 4 August 2018

関西山陽激安攻略

算算看上一篇博文居然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而這篇遊記更是近三年前的。并非我偷懶,而是自2015年以來,單是這三年來我居然去了日本7次之多,而在動筆這篇博文的前一天(實際上不過幾小時前),我又剛購買了前往広島的機票!天啊,這麽密集怎麽騰出時間寫得完啊?近年來每次去了日本回程時總告訴自己,起碼休息個一、兩年再回來日本,不過,也許我近年來驛馬星動,富貴逼人來,總是不由自主回來了。日本...仿佛成為我第二個家。

這回之行,感謝東日本鉄道公司報效東京車站飯店1晚住宿,要不然我也不會才半年光景又回來日本。而這次適逢冬季,坦白説對我這個南方人來説,関東以上我都不太敢涉足,加上基本上,媽媽和我6個月前才剛從東北、北海道回來,應該南下看看另一面的日本,氣候也會暖和些。
在関西使用火車券是非常頭痛的問題,先撇開一衆私鉄不説,一般都至少會在京都、大阪各呆上2、3天,JR西日本的火車券都是連日使用的,若加上山陽線的神戶、岡山、姬路、広島,很多都是值得呆上2天以上的區域,那麽7天的火車券根本不夠用,何況也不便宜,於是我就得絞盡腦汁,想想怎麽走才能以最激安的旅費玩轉西日本,這篇博文可説是綜合了夜行巴士、渡輪、鉄路的精華,相信在看完這篇博文後,絕對會讓諸君驚訝我竟然能夠融入那麽多的區域與景點。若諸位得知我的個人旅費,更會覺得難以置信!其實日本旅遊是可以比中港澳還便宜的,單是住宿的價錢與素質就超值了。
這次行程中,我主要是使用大阪周遊卡(¥2,900-関西空港版)、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8,500)、Japan Bus Pass(¥10,000),涵蓋範圍由東京到九州的福岡縣,還包括四國,交通費用比一張JR西日本7天火車券低,還省了3晚住宿,旅費不及跟團的4成。
飛機方面,既然我們選擇玩轉関西山陽,那麽飛往関西國際空港自然是最佳選擇!比較麻煩的是,既然要入住東京車站飯店,要怎麽納入東京之行又有些綁手綁脚,且讓我娓娓道來!

寫完了序文,該進入主題了!


第0日,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
5.10pm從家裡出門,搭985號巴士到加冷轉搭地鉄前往機場,6.35pm抵達。
樟宜機場T2剛好有星球大戰的展示
今天是乘搭9.20pm的馬航MH610到吉隆坡轉機。我們到了機場第2大廈,僅花15分鐘就辦好登機手續,然後帶媽媽到麥當勞吃晚餐,我沒吃。
7.30pm,進入免稅區後,我讓媽媽四處逛逛,自己才到SATS Premier Lounge享用免費自助餐。這一餐是大來信用卡公司贈送的,僅限持卡人,若媽媽也一同前來需另外付費。
綜合這些菜色,日本炒飯口感一般,照燒鷄腿偏乾稍爲難吃,印度飯好吃,饅頭無味,小肉包則冷了。
這米粉面湯口感類似馬來湯麵(Mee Soto),湯底還算好喝,可惜不夠熱,鷄肉則一般。
SATS Premier Lounge的菜色不少,飲料多樣化,有咖啡、各色茶葉,還有啤酒、葡萄酒等。馬航飛往大阪的機上會提供餐食,但那大概要等到近凌晨了,所以晚餐先吃個飽。雖然菜色多,可是口感僅是一般,老實説比小販中心還來得差。
1小時後,飽餐一頓就下樓找媽媽,然後前往E5登機口。我們9pm通過安檢,9.05pm登機,我坐19F座位。因爲各種原因(不全是馬航的問題,新加坡機場跑道也是蠻擁擠的),往來新馬的班機延誤是家常便飯,我們在吉隆坡僅有約90分鐘的轉機時間,坦白説很倉促,我也懷疑吉隆坡機場的效率能否真的辦到,所以我將一部分衣物和隨身用品塞進隨身包包,若行李耽誤至少還有替換衣服。
KLIA機場的附屬衛星大樓"Satellite"
MH610於9.18pm啓航,14分鐘後起飛。這趟短程班機上不提供餐食,衹供應花生及一杯果汁(畢竟行程太短了嘛!)。10.12pm,降落吉隆坡機場,8分鐘後準備下機,接下來就要跟時間賽跑了。我們轉搭的MH52將於11.50pm起飛,雖然還有90分鐘的時間,但是吉隆坡機場的設計是長伸型的,新馬穿梭機停機坪位處機場附屬大樓角頭,與一般國際航班位處的主樓之間有約1公里的距離,所幸兩棟大樓之間還有單軌電車穿行,省卻不少脚力。我倒是還可以啦,只是老媽上了年紀,可能吃力些,所幸在轉乘單軌電車前碰上好心的機場員工用接載車送了我們一程。
KLIA機場主樓
KLIA機場主樓
到了主樓,為安全起見,我確認了登機閘,果然,從C35換成C26。時間還早,我們11pm就通過吉隆坡機場的安檢,然後11.35pm登機。MH52準時於11.50pm啓程前往大阪。
話説,選擇馬航的首要因素為便宜,1人來回機票連稅才不過S$466.20,這種價錢實在有點匪夷所思,比廉價航空還便宜近2成呢!當然,馬航還提供餐食、30kg行李、劃位等。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上一篇博文提到的,其轉機時間很理想,從吉隆坡上機後可以睡上約4小時,空服人員才會叫你起來吃早餐,吃飽後可繼續睡。換作在中港台菲越轉機的話,那大概是不用睡了(當然,這可能可以多賺一餐,日間飛行的話還是不錯的)。我當然也明白,那不乾脆乘搭直航好了?可直航的價錢真的要翻倍啊!這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選擇。此外,馬航還提供一些連自稱5星級航空公司都望塵莫及的人性化服務,這個我就自私地不分享了,畢竟我并不是在為馬航賣廣告。
當時,MH52使用的還是A330-300機種,雖然舊了些,但是我們的座位(Seat 11K)寬敞舒適,整個旅途睡得很舒服,比起當下使用的A350-900機種更爲舒適,也比某些5星航空公司的新型B777/B787客機稍微寬闊。要知道,很多新型客機爲了容納更多乘客以增加利潤,“悄悄”縮小座位的空間(不排除馬航新客機也是,當時經濟艙座位是2-4-2,現在已經改爲3-3-3),所以并不是新客機就一定好哦!
12.20am,空服人員給我們遞上宵夜,媽媽拿到漢堡,我由於預先要求海鮮餐,所以拿到金槍魚三文治、一包Loacker威化餅、一個鬆糕,飲料我要了罐啤酒。本想要紅酒的説,只是覺得畢竟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家,還是低調些。
另外,馬航的機艙個人娛樂系統還算不錯,我一面看電影,一面就這樣睡着了...


第1日,2015年12月3日,星期四
海鮮餐
正規主餐
新加坡時間3.50am,醒了,吃早餐。剛説我預定了海鮮餐,所以我的主餐是煎魚、蘑菇、茄子、還有煎蛋,另外還有水果沙拉、草莓酸奶、礦泉水、麵包。媽媽的主餐則是煎蛋配香腸、馬鈴薯、黃豆。媽媽不喜歡她的主餐,所以我和她交換餐食。話説,馬航的飛機餐是出了名的,2014年,馬國大厨Chef Wan還曾經贬馬航椰漿飯“裸露”(telanjang,馬來文),連最基本的花生與江魚仔都沒有。馬航當時迅速滅火,稱由於發現不明小石子,還有花生發出異味,所以將這些食材取出。我就是擔心碰上這種狀況,才要求海鮮餐的,那麽若碰上這般情況,至少還可以要求換回正規餐食。預定機票時,我麻煩跟媽媽解釋,只是簡單問她要不要海鮮餐,她當時不要。話説回來,在餐食方面,馬航的水準最多只是中等,要説一分錢一分貨,那也無可厚非。
吃飽後再小睡片刻,飛機稍後於6.51am降落関西國際空港,5分鐘後就準備下機了。7.02am,下了機後,需要乘搭一趟接駁列車前往機場主樓,我們抵達時通関的旅客超多,直到7.40am才完成入境手續,5分鐘後領取行李。就在我慶幸行李安然抵達當兒,我發現媽媽的行李箱有輕微破損,當地機場人員覺察我們神色,走過來給予協助,並簽發行李損壞文件給我們,好讓我們回國索償。好在行李箱還能使用,對於我們接下來的行程並無大礙。8.20am,終於出了機場限制區。
関西空港第一航廈
日本的大阪府有兩個機場,一般來説大阪機場指的是較靠近大阪市的内陸線伊丹機場(ITM),國際班機目前都是使用建在大阪灣人工島的関西國際空港(KIX),1994年建成後就取代了伊丹機場的國際航線。
関西空港第一航廈
関西空港目前有兩座航廈,第2航廈主要是廉航樂桃航空在使用。
關西空港駅與機場隔著道空橋,左邊是JR,右邊是南海
從關西空港前往大阪市區主要可以利用高速巴士和鉄路,後者又分JR和南海電鉄。我本來很想乘搭南海電鉄星球大戰(Star Wars)特急ラピート列車(Rapi:t),不過後來我發現一項很實惠的方案,很適合媽媽這種初遊大阪的旅客,就選擇了後者,就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大阪周遊卡。
由圖可見,大阪周遊卡分爲1日券及2日券,除了機場,在市區也能輕易購得。不過在関西空港駅的南海電鉄櫃台可購買特別的空港版1日券(¥2,900),差別在於包含由関西空港前往大阪市區這一段,雖然比普通版多出¥600,不過這一趟單程車資就要¥920了。加上大阪周遊卡可免費參觀通天閣、梅田空中庭園展望台、大阪城天守閣,還可以到浪速之湯泡溫泉!實際優惠當然不僅這些,我衹是列出在我計劃中的景點而已。另外,這張卡也能免費乘搭大阪市的地下鉄(1日券就要¥700了)、部分私鉄路線、巴士等。扣除了必要的交通費用,大概只需參觀2、3個景點就回本了,非常超值!
我們買了2張大阪周遊卡空港版1日券,便即刻乘搭8.54am發車的南海Airport Express前往なんば(也就是難波啦,感覺上是爲了和JR劃清界限才使用平假名的)。
由於今晚我們不會在大阪投宿,我必須物色寄放行李的地點,是難波?還是梅田?考慮到晚上要參觀梅田空中庭園展望台,加上之後在其下方乘搭夜行高速巴士前往松山,還是梅田來得方便。
9.42am,抵達難波後,在轉搭地鉄之前,在高島屋領了張吉蒂貓的優惠卡。這張卡在旅客購物滿¥3,000時,可享有5%折扣。雖然當下我還沒想要買些什麽,不過除了折扣之外,這張卡還是有收藏價值的。10.18am,從なんば駅(也就是難波啦)乘搭地鉄御堂筋線前往梅田,車程9分鐘(車資¥230)。
抵達地下鉄梅田駅後(單是梅田駅就有3個,分別爲阪神梅田、地下鉄梅田、阪急梅田),當然先將行李寄存。起初我也擔心大阪駅(梅田駅與大阪駅相連)會像東京駅一般複雜,難以找回置物櫃所在,實際上JR大阪駅雖然大,可并不像迷宮似的東京駅,而且由於這裡車站多(大阪駅、3個梅田駅、東梅田駅、西梅田駅全聚集一塊兒),找到空置的儲物櫃不難,另外除了儲物櫃之外,相信還有一些商家也提供儲物服務,價格相近,不過時間方面可能短些。
Iijmio 1GB
解決了行李問題後,我們先到ヨドバシカメラ マルチメディア梅田(Yodobashi梅田)購買上網數據卡,我選擇了Iijmio的1GB數據卡,Yodobashi的售價是¥2,650。這張數據卡是當時我能找到的數據卡當中最便宜的,而且時效長達1個月,不過沒有任何電話與簡訊功能,但是另附Brastel卡配套,可另行充值以使用軟件撥接來電。我只需上網查查電郵、看地圖、Facebook等,沒有看視頻,所以1GB綽綽有餘了。要注意的是,這數據卡有指定的SIM卡型,不是一張通用那種,而且每個銷售點價錢會有差異,在機場更會被要求複印護照副本,另外機場版可能也需要另行啓動。速度方面,下載網速極限為788Mbps,上載網速極限為50Mbps,一般瀏覽算是高速的。坦白説,由於我沒仔細檢查,沒見到包裝内的指示,插入SIM卡後一度無法上網,好在Yodobashi的職員好心幫我設定,但是在機場是沒有這類服務的,不過我大概閲讀了使用指南後覺得其實並不難啦。對於不會設定手機的用戶,我建議購買直接插入就能上網的品牌。
在此行之前,我一直都不購買日本數據卡,只單純利用飯店的無綫網絡,但是此行我有3晚在夜行巴士上睡覺,而且此趟行程複雜,很需要隨身網絡以備不時之需。在這之後,隨身網絡就成了我去日本的必需品,花個¥2,650,省卻迷路的時間有時是很值得的!儘管如此,今晚我還是迷路了...這是後話。
11.40am,從東梅田駅乘搭地鉄谷町線到谷町四丁目,車程6分鐘(車資¥230)。不難猜測,來到這裡目的地就是大阪最著名地標--大阪城
教育塔広場
現在雖然已是初冬,但大阪城公園仍彌漫著秋天的氣息,周邊尚可欣賞銀杏與楓葉的風采。
大阪城局部翻新中
多聞櫓
千貫櫓
豐國神社前
豐國神社前面就是櫻門,這裡就是本丸的正門。
舊大阪市立博物館
進入櫻門後,先入眼簾的是舊大阪市立博物館。然後視綫向左轉,就是...
所有日本城池,最爲金碧輝煌的要數大阪城了,這裡曾經是豐臣秀吉叱吒天下的權利中心,不過當初豐臣秀吉所建的大阪城早已讓德川家康摧毀,德川家族後來興建的城池又於江戶後期大政奉还時代,隨著德川舊幕府軍的失利而被燒毀。現存城池乃1930年重建,不過設計格局則是融匯兩朝風格,頂端黑漆風貌采納自豐臣的原城,而德川的時代的則是以白漆風格爲主。
大阪城共8階,上了石垣,進入天守閣入口後,可乘搭電梯上到5樓,然後拾級到頂層8樓(行動不便人仕或嬰兒推車則可由專屬電梯直上頂層),不過中間並沒有7樓。一般遊客下樓時也不能乘搭電梯,這是當然的,因爲2樓到5樓也有文物看嘛!
1樓的精品店
5樓的階梯
大阪城展望台
大阪城雖然不算“原裝”的,還是座合成式水泥城堡。但憑藉其地理以及歷史因素,在日本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遊客絡繹不絕。精明的日本人亦順水推舟在頂層設立多一家精品店,多賺取些外匯,生意還蠻火紅呢!連我也敗家了...
好啦,不多説,立刻去看看四周。
大阪府警察本部
大阪迎賓館
由大阪城西側,可遙望大阪歷史博物館、NHK大阪放送局、大阪府警察本部、大阪府廳、大阪迎賓館、大阪駅等。
鯱是日本傳説中的海獸,據説能在火患發生時噴水救火,去過名古屋城的遊客應該對此不感陌生。
舊大阪市立博物館
大阪城南側則可望見舊大阪市立博物館、金剛山、豐國神社、阿倍野Harukas、通天閣、大阪歷史博物館、NHK大阪放送局、大阪府警察本部等。
大阪城大會堂
大阪城南側則可望見大阪城大會堂、JR大阪城公園駅、生駒山等。
極樂橋、Crystal Tower、 OBP Panasonic Tower、大阪新大谷飯店、大阪城大會堂
北側則可望見極樂橋、Crystal Tower、 OBP Panasonic Tower、大阪新大谷飯店、大阪城大會堂等。
在展望台外側走了一圈,也該到各樓層看看相關歷史文物。
這是大阪城的模型。説實在的,雖然豐臣秀吉過世前大阪城僅完成本丸、而江戶時代德川家族又建立了新城,繼而二戰後又再重建,但至今當地人依然將大阪城與豐臣秀吉聯想在一起,還刻意有著與東京(江戶)迥然不同的文化,可見德川家族在関西一帶不甚得民心。
鯱与伏虎
這是以原尺寸複製的鯱与伏虎,並鍍鑲上金箔,單看這兩項便可意會當年豐臣的城堡有多奢華了。
菊紋破風
什麽是破風?破風一般指古時屋頂上合掌形的建築,由於屋頂呈合掌形(三角形)的緣故,風吹過後會被左右分割,因此叫做破風。伏虎足下是枚菊紋破風。在豐臣秀吉時代很流行使用金色做點綴,這枚表面壓制了兩層金箔的銅質模板是破風裝飾品中體積最大的。
另外,3樓和4樓的文物嚴禁攝像,更多資訊可上官網查詢。
由於我們僅有1天的時間在大阪逛,所以大概1.37pm就離開大阪城。
離開之前分享這張有點唐突的照片。所有日本城原本都不具備電梯的,老實説這座電梯有點大煞風景。但在不破壞城垣的前提下,想到這也是為遷就行動不方便的人仕,心中也油然覺得無可厚非。
我們沿著大阪城公園走向森ノ宮駅,乘搭2.26pm的地下鉄中央線前往堺筋本町駅,轉搭地下鉄堺筋線前往恵美須町駅,車程共18分鐘(¥230)。
通天閣
目標就是大阪的地標新世界通天閣。初代通天閣仿照巴黎艾菲爾鉄塔設計,當年這一帶可説是大阪的活力命脈,後來被火燒毀,原材料拆卸後充作軍工生產。現存的通天閣是第二代,由同是東京鉄塔設計師的内藤多仲設計,完工於1956年。不過在90年代前,這一帶可是龍蛇混雜的地盤,直至近年來才逐漸漂白。
初代通天閣還有高空纜車(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あつちち本舖
我們抵達當時,不知道是一衆店家的休日還是午後休息時間,新世界很多商家都沒營業。我們本想在這兒用午餐,最後只找到這家あつちち本舖吃章魚燒,不過沒有堂食,只得在對面的椅子上用餐。
章魚燒,¥500
當然,這不算正餐啦,待會兒才去黑門市場及道頓堀來餐正式的。不過才¥500,葱花和生薑大方給,我們吃得還蠻滿足的。
稍微果腹之後,是時候去通天閣了。
通天閣
通天閣下方望上去,有幅滿是花卉的天花板壁畫,雖然不像真花散發香氛,卻也讓我感覺心曠神怡。
B1「驚喜國度」
通天閣的構造特殊,要上通天閣有點異常,不是向上,而是先下階梯到地下層的「驚喜國度」購票(¥700),再由地下層乘搭電梯上去2樓。我們持有大阪周遊卡,只需出示就能免費上塔。
2F比利肯福神真理之口
從2樓電梯口出來,先入眼簾的是比利肯福神真理之口。提到通天閣就不得不提提比利肯福神(Billiken),其實比利肯不是日本產,是美國密蘇里州教師夢見並將之實體化。比利肯銅像後來不知如何成爲初代通天閣的地標,但在初代通天閣結業時失了蹤。後來第二代通天閣於1980年複製了新比利肯銅像,不知道哪個日本人開始謠傳撫摸其脚板能帶來福氣,漸漸地比利肯就成爲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福神,自此比利肯就與通天閣劃上等號。長年纍月下來,原本金漆的銅像都摸得黑麻麻了,於是2012年又迎來新的銅像。
上圖的真理之口,就是融合意大利羅馬的真理之口的合成品,喜愛御神簽的日本人更是順水推舟加入幸運簽的元素,另一方面當然也是想A一些遊客的¥啦,至於靈不靈,就有待諸君分享了。
2樓也有很多扭蛋機,日本人很喜歡這玩意兒,此外,這層也佈置成昔日新世界的街景,重現一些些的舊日風情。還有就是許多金肉人的展品,不知現代人還有多少還記得這位80年代的漫畫英雄?
由3樓可乘搭電梯到4樓,別看這中間僅“一層”,其距離可有62米遠!當時,我忽略了3RF還有個免費的庭苑,是Takasho株式會社以“風、光、水、緣、心”五個主題打造的,夜晚在LED的燈光效果襯托下更是顯得旖旎。
4F天王寺動物園
4樓是「光之展望台」,我們抵步時是白晝,所以沒什麽特別效果。夜間前來的話,這裡可是炫目得有點像迪斯科!可惜我們夜裡的時間有點趕,其實新世界周邊更值得夜間前來的。話説,上圖右下角是附近的天王寺動物園,是天王寺一帶的地標。一般來説,初次來大阪是不怎麽有時間前往的,就從空中遙望好了。
4F東横インあべの天王寺
上圖左上角是阿倍野Harukas,是當下全日本最高的建築,正中央則是東横インあべの天王寺。
5F「黃金展望台」服務櫃台
5樓的黃金展望台打造得金碧輝煌,這裡也就是比利肯銅像所在。陷入眼簾的又是個御神簽的玩意兒,搞得像個賭場似的,很有噱頭!
正主兒登場了!這就是三代目比利肯,也有説由於其手短,沒辦法為其脚板瘙癢,若好心人士替其代勞,比利肯福神就會實現你的願望哦!
這是哪科...?? 怎麽印度神祗也登場了?哈哈!不過,這尊神像造型倒是蠻萌的,挂上個心形項鏈,還比了個勝利手勢,讓人不由自主就乖乖地將¥投擲在奉納箱裡面,日本人果然有一套。不過,話説回來,通天閣的奉納箱超多的,全都乖乖奉納的話,一天的經費肯定超支!
又怎麽少得了日本可愛大使還有道地的大阪燒裝扮!
另外,還有第一代通天閣的模型縮影,重現當年的繁華景象。當年這一帶可是模仿歐美風情的建設,現今的新世界則已經完完全全屬日本式了。
這是當年的惠美須町駅,阪堺電氣軌道現在還在運行於大阪市中心與堺市之間。
4.15pm,離開通天閣,下一站黑門市場。
我們搭上4.24pm的地下鉄堺筋線前往日本橋,車程2分鐘(¥180)。
黑門市場的入口就在地下鉄10號出口50米之遙。抵步時4.26pm,我想該是時候吃晚餐了。話説,午餐我們都好像沒怎麽吃呢!哈哈~不過,我旅行很懶得特地找美食的,主要還是以觀光爲主。如果説東京最負盛名的市場是築地市場的話,那麽大阪就是黑門市場了,但是規模則完全與築地不在同一檔次。
我打的算盤是,反正不趕時間,就先走一圈選擇合心水的餐食好了。以市場而言,黑門市場比築地來得簡潔許多,相當好走。
經過這家有80年歷史的豆腐店,很想嘗試一下,因爲日本的豆腐很多都采用泉水製作,特別順滑。可惜沒有辦法下厨,只能擦肩而過。
不過,其豆漿倒是非常香濃可口,單看僅剩下這麽一點點大概就能聯想其受歡迎程度了,而其口碑在網上也是有口皆碑的,最重要是,價格很親民!
淡雪
哇!淡雪!!1盒要價¥2,850是有點貴,不過算是大包裝的,但是我還是買不下手啦。
我小時候吃過這造型的巧克力蛋糕,不過這兒價錢有點...
哈哈!不過這個不是蛋糕啦,是美味的海膽。
花の木
走完一圈後,最後決定在花の木吃大阪燒,除了價錢合心意之外,最重要的是今晚會在夜車上過夜,不想吃生鮮食物。另外,到了大阪,絕對應該嘗試章魚燒和大阪燒,前者剛剛吃過了,那麽當下也該輪到大阪燒了。
不知爲何我竟然忘記拍照,印象中我大概是叫了圖右的海老大阪燒,媽媽好像叫炒蕎麥麵。
5.45pm,飽餐一頓後,步行前往350米之遙的道頓崛觀光。
老實説,我不怎麽喜歡道頓崛,因爲人潮過於洶湧了,而且這天還不是周末,我幾乎懷疑是不是全大阪的居民都來這兒用餐(~誤~)。言歸正傳,這兒是大阪的心臟地帶,人多是理所當然的,畢竟老媽是第一次來大阪,無論如何還是該來這兒開開眼界。
金龍ラーメン
雖説大阪不是拉麵主戰場,但是説到大阪拉麵就數神座拉麵及金龍拉麵較爲知名,不過這當兒我是吃不下了,改次吧!
昭和大衆ホルモン
很喜歡這家烤肉店的外觀,立體的人物招牌,很生動的表情,完全將大阪的活力表露無遺!
道頓崛千日前
鏘..鏘..鏘..鏘..來了,來了...
食倒太郎
大阪最知名的地標非食倒太郎和Glico看板莫屬!先説説食倒太郎,在昭和24年(1949年)開業的「くいだおれ太郎」食堂,於隔年設計了以美國國旗的紅白藍三種顏色作為服裝的人偶,置放於店外作爲宣傳,沒想到長年纍月下來纍積了不少知名度,進而成爲大阪地標。可惜這家老餐館終究也敵不過競爭,於2008年7月8日結業。不過在結業之前,大阪人因爲緬懷這地標性的食倒太郎,紛紛光顧該餐館,連帶掀起購買周邊商品的熱潮。後來雖然餐館還是結了業,但是食倒太郎卻搬到道頓堀商店街的中座食倒大樓1樓重拾其觀光大使的任務。
Glico第6代
另外,沒見着這Glico看板,就別説來過大阪。
這Glico的大型招牌恐怕是道頓堀歷史最爲悠久的看板,目前已經是第6代,才剛於2014年10月23日接班。新的看板使用了LED燈,背景除了跑道、太陽、和雲層,還不時更換為其他日本景點,非常養眼。
1~5代目(圖片來源:Jpninfo
Glico看板的歷史可追溯到1935年,期間的變化可從上圖看出,相關歷史也可從資料來源網頁瀏覽。
話説,我在寫這段遊記時還一邊吃著Pocky呢!哈哈~
道頓崛心齋橋筋
看起來像飯店的Don Quixote
我們在道頓崛的行程就到這裡。6.34pm,從なんば駅(Namba)乘搭地下鉄千日前線到日本橋,轉搭堺筋線前往天神橋筋六丁目駅(¥230),於6.52pm抵達。原本打算到天然温泉「なにわの湯」泡個湯(¥800),卻迷了路,只得作罷。可惜,持有大阪周遊卡可以免費泡湯的説...
7.44pm,從天神橋筋六丁目駅乘搭地下鉄谷町線前往東梅田,車程4分鐘(¥180)。
大阪駅北口
在大阪的最後一個景點,我想在搭夜車前去梅田スカイビル(Umeda Sky Building)的空中庭園看夜景(¥800),這也是爲什麽我無法在夜間前去通天閣的理由。當然,若我不去天然温泉「なにわの湯」的話,想來應該是可以融入的,只是那意味著兩天沒洗澡了...因爲分別在飛機上和夜車上過夜嘛!我們在東梅田下車後,原本可以領取行李,再前往梅田スカイビル。不過提著行李遊空中花園不曉得會不會帶來不便,只好看完夜景之後回來梅田領行李,再回去梅田スカイビル,因爲今晚夜車上車地點就在梅田スカイビル。但其實我當時并不知曉,那兒的夜車站也有行李儲放櫃,只是數量不多啦,這是後話。
大阪駅北口的聖誕燈飾,後面遠處建築就是梅田スカイビル
由大阪駅北口,步行約700米,穿過隧道就能來到梅田スカイビル。
梅田スカイビル
8.35pm,抵達梅田スカイビル。
當時剛好地面層有個聖誕市集,我們逛了一會兒,才在9pm上空中花園,當然,持有大阪周遊卡免付費(當時并沒有須於6pm之前入場的限制,而且2018年當下的入門費已然狂漲到¥1,500)。
40F空中庭園室内展望台
40F空中庭園室内展望台
上空中庭園,可由3樓搭高速電梯到35樓,再乘搭電動扶梯到39樓,這裡我們就須要購票或出示大阪周遊卡以領取免費票,然後再乘搭電扶梯到40樓的室内展望台,這兒有不同座位可360°全方位欣賞大阪夜景。
大阪駅北口
福島駅方向,TKP Gate Tower Building,City Tower Nishi Umeda
不過一般遊客絕對不會錯過再上一階階梯上天台的露天展望台「Sky Walk」,更貼身瀏覽大阪周邊風貌。
「Sky Walk」(抱歉,風大沒脚架),City Tower Nishi Umeda
淀川(背景是十三駅周邊)
我從露天展望台拍攝的照片比較能見人的大概衹有這張,其他都因爲風大又沒使用脚架的關係,略顯模糊。
由於高度因素,從露天展望台向裡望,可更好拍到標志性電扶梯的風采。
我們在空中庭園呆到10pm,也該下來了。我預計接下來的1小時得回梅田駅領行李,再回來這裡。雖然說時間充裕,總得預留多餘的時間免得遇上意料之外的狀況。

好啦,用了1天的大阪周遊卡到了這時也算功成身退了。按我的盤算,今天下來花的景點費用原本共達¥2,900,另外車資共¥2,200(包括関空前往難波的¥920),很超值哦!
高速巴士公司Willer Express的候車処就在梅田スカイビル角落頭,我將媽媽安置在候車室,然後自行前往梅田駅領行李,她今天走得也夠多了,不必再耗這脚力。我自個兒去的話,約20分鐘光景就回來了。

好啦,現在來介紹Willer Express的高速夜車、候車処、及乘車券。
由Willer Express發行的Japan Bus Pass(當時)發售價為¥10,000,可由網上購買。此車票(當時)可在限期内任選3天全天任搭其麾下的巴士網絡,雖説主要還是以其自身的巴士爲主,但也包括些小聯盟的巴士。其最大優點就是無需在連貫日使用,那麽可以安心在目的地玩個2、3天再續程也不覺得浪費。當然,前提是其費用要比搭新幹線便宜得多,而且其網絡也涵蓋日本3大島(除了北海道)。其次,若使用夜車的話,也能省下一晚住宿費,這也是爲什麽JR正逐漸取消夜行列車的原因,畢竟好些高速巴士座位都比新幹線來得舒服。
圖片來源:Gameover.com.hk
噢,不好意思,上載錯圖了,請相信我是“故”意的😜
事實上,Japan Bus Pass涵蓋的巴士一般都是一排4個座位的,不包括上圖那類“頭等艙”級別,我衹是想闡明有些高速巴士可以是很舒適的。
Japan Bus Pass network
購買了Japan Bus Pass後(可使用主要信用卡),可立刻從其網站預定巴士,無需像JR那樣衹能在抵達日本後才能劃位。如果在購買Japan Bus Pass後,繼而發現想預定的車位售罄,可以即刻退票。我試過退票,不過可能因爲兌換率還有信用卡銀行買賣之間的差別,稍微損失一點。
一般高速巴士沒有洗手間,有些人會擔心長途車程如厠的問題,不過日本的高速巴士大都會每隔2小時左右在休息站(道の駅)停留5~10分鐘以上,那兒的洗手間是全天候開放的。我乘坐的巴士司機更會將開車時間寫在白板上,開車前也有點算人數。至於休息站,有些在夜裡會局部營業,售賣一些飲料零食之類,在白天的話就更不會有懸念了。日本的休息站大概是全世界最有看頭的,在旅途上覺得悶的話,不妨下車看看,或許會發現些小驚喜,基本上每個休息站大概都會售賣一些區間限定的美食及商品。
至於班次,當然會以東京、京都、大阪、神戶的爲多,也更便於轉車。至於行李方面,司機會詢問搭客的目的地,然後將行李區分存放在行李艙。小件的隨身行李可帶上車,衹是注意車上未必會有足夠空間。
現在回頭介紹Willer Express在梅田スカイビル的候車処。注意!這可能是Willer Express全日本最“豪華”的候車処,其他候車処很可能衹是一個小站牌,甚至沒有站牌,不過其網站會附有地圖,一般來説是不會出錯啦。
候車処
這就是Willer Express的梅田スカイビル候車処(大廈東座1F),有服務櫃枱、洗手間、儲物室、食物/飲料販賣機、充電插座等。巴士開車前,櫃枱小姐會打開前往巴士駐車場的出口,另外候車処也有顯示屏,明確指示巴士停泊車位。
服務櫃枱、洗手間、儲物室、巴士駐車場出口
LED顯示屏
食物、飲料販賣機

話説,這是我們乘坐高速巴士的官網截圖,由於上車時已有其他搭客從京都上車,不方便拍照。開車時,司機也會將他後方的帘子拉上,直至抵達休息站才再度掀開,所以如果旁邊的個人車帘也遮蓋的話,那麽全車就算是個封閉空間,可以睡得很寫意。

我們乘坐的巴士是11.35pm發車的J7123班車,會經由神戶(三宮)、過島波海道達今治、最後抵達愛媛縣松山一番町,在車上睡一宿後,起來就是日本另一番景色了!
11.30pm,上了車,我的座位是4A,10分鐘後啓程前往松山。
也不記得幾點鐘睡的,間中有在休息站上洗手間,除此之外倒是蠻好睡的,等我起身時已經接近松山了。


第2日,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松山市大街道(攝於早餐後)
5.55am,抵達松山一番町,下車処就在大街道旁的三越前。天還很黑,而且沒想到冷到半死!由於時間還早,我們下車後還猶豫該先去哪兒落脚,後來決定先到大街道口的麥當勞喝杯咖啡暖一暖身子。那時,放眼周邊,也就衹有麥當勞在營業,我衷心感激他們通宵營業,爲我們這些意料之外的旅客提供餐飲。
一邊吃早餐,一邊思索該將行李置放在哪裡,後來決定吃飽後先繞道JR松山駅,然後將行李儲放那兒,下午會由那兒搭公車前往碼頭。松山市駅不太順路啦,那時我還沒發現原來從松山市駅亦可乘搭伊予鉄路前往高濱駅,而且車資還便宜些,又不用擔心塞車!只不過從高濱駅走去松山觀光港要步行約10分鐘(接駁公車想是有的,時間配不配和是另一碼子事了)。
JR松山駅
那麽,6.53am,乘搭路面電車前往JR松山駅,車程12分鐘,可在車上購買電車1日券(¥700),還附送伊予鉄高島屋百貨搭乘摩天輪一次(不可搭乘透明車廂)。在松山乘搭路面電車無論遠近,車資均為單程¥160。
松山市還保留舊式路面電車
其實,我對JR松山駅一帶有股感情,因爲4年前日本國家旅遊局贊助我遊中四囯時,當時我就住過這一帶。
ターミナルホテル松山 (Terminal Hotel Matsuyama)
當時入住的飯店也還在。但是這回我們不會在松山過夜,不然我會認真考慮在這兒投宿。這家飯店最大的優點就是提供免費脚車,連電車1日券都給省了。
JR松山駅内的今治市吉祥物バリィさん(Barysan)
行李寄放好後,我們乘上的是這輛新式電車。
電車内部自然比舊款來得寬敞舒適
7.41am,搭上電車前往道後溫泉,車程18分鐘。
道後溫泉駅
這是道後溫泉駅開放式月台,沒有收費閘門,上車時取整理券,下車當兒付款。
道後溫泉駅
個人覺得道後溫泉駅大概是全日本最美麗的車站,懷有濃鬱的復古風,而我們抵步的當兒,少爺列車就停泊在車站旁。
少爺機關鐘塔
「少爺」人物“滿開”!
抵達道後溫泉駅,先別急著去道後溫泉泡湯,就在道後溫泉駅斜對面的放生園旁有座地標性的機械時鐘,是道後溫泉本館為紀念100周年,在1994年模仿道後溫泉本館的振鷺閣所建。由早上8am到晚上10pm,每逢整點(周末、假日、特別期間則每30分鐘一場),夏目漱石小説「少爺」中的人物就會由機械鈡内出來,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旖旎起舞,非常逗趣!欣賞表演的當兒,亦可在放生園泡脚,不過角度不是很好啦。
道後商店街
少爺機關鐘塔旁是道後商店街,上圖右側是觀光案内所,而要前往道後溫泉,走這方向就對了!
道後溫泉外湯 樁の湯
這是道後溫泉的外湯--樁の湯。初次前來松山的話,建議還是先泡本館,有時間的話再前來樁の湯,畢竟前來道後溫泉主要還是想體驗其3000年歷史,説穿了泉質只是一般。雖然樁の湯看起來新穎,其實建於1953年,并於1984年改建(然後2017年又再重新整修開業)。
どんぐり共和国
再往内走,就會來到どんぐり共和国,就是龍貓店啦!宮崎駿的動漫仿佛為這本已經彌漫著明治時代浪漫的街道更帶來些許情趣。
8.50am,終於見到正主兒啦!咦?怎麽變成五顔六色的?原來這是攝影師兼導演蜷川実花的傑作。很幸運地,這段期間蜷川実花的作品把松山市都變得繽紛起來。可惜晚上我就會前往広島了,要不然這裡的夜景肯定更爲璀璨!接下來,且讓我介紹一下道後溫泉的故事。

道後溫泉
道後溫泉可説是日本溫泉的始祖,其發現可追溯至3000年前,當時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不過日本日本最古老的書籍《古事記》及《萬葉集》均有提及,而且還有兩段膾炙人口的神話。

神話1
有沒有發現道後溫泉屋頂有隻白鷺?
據稱3000年前,有隻脚受了傷的白鷺在這兒泡脚,後來慢慢痊愈就飛走了。當時人們見到此情景,方認識到溫泉的好處,便也依樣畫葫蘆,消息就這樣逐漸在日本其他地方傳開,這就是溫泉的由來。當然,日本其他地方也有其溫泉歷史,很多時候都離不開與動物的牽連,衹是動物不同,而且是多年之後罷了。

神話2
據稱日本眾神的統治者「大國主命」與醫藥神祖「少彥名命」曾到道後一遊,後者在旅途中患病,「大國主命」讓其在道後溫泉泡了澡後便痊愈了,「少彥名命」接著開心地在石頭上起舞,而相傳道後溫泉旁有塊石頭上有個小小的凹洞就是當時「少彥名命」留下的足跡。

無論你選擇相信哪一段神話,近代道後溫泉也有其風光史。當然,現在泡湯的本館是之後於1893年建的,日本衆天皇也曾蒞臨(不過現任明仁天皇未曾蒞臨),本館還留著當年侍奉皇室的「又新殿」,另外2001年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更是將道後溫泉的名聲名揚海外。此外,這裡亦是日本大正時代文豪夏目漱石小說「少爺」裡的真實場景。道後溫泉也獲得米其林指定三顆星,同時也是日本第一個國家重要財產的公共澡堂。

道後溫泉泡澡不算貴(¥410),這價格只是地面層的神の湯。2樓有神の湯(¥840)及霊の湯(¥1,250),價格稍微貴些。3樓有霊の湯(¥1,550),價錢又貴得多。每個湯池都有專用的休息室,也提供免費飲料讓客人補充水份,不過配套不同,所以價格落差頗大。另外側門還有日本皇室專用的「又新殿」,雖不能進去泡澡,但可以付費參觀皇室的專用浴池與相關休息空間。除了與日本皇室沾上邊之外,道後溫泉也是當年夏目漱石常駐,泡湯之餘寫作的場所,所以道後溫泉也保留了相關廂房。
我們衹去1樓的神の湯,要提醒的是這裡不提供沐浴用品,若沒携帶的話,可於前台購買。
我們風塵僕僕分別在飛機上與夜行巴士上度過前兩個晚上,抵達松山當然要先泡個澡啦,而且還要泡好幾回!1樓的神の湯内有兩個溫泉池,都不大,好處在於分散人潮。而這一天雖是周五,沒想大清早還是蠻多人的。我重複泡約十來分鐘、上來喝水休息,不知不覺泡到10am才心滿意足。
道後溫泉駅
回到道後溫泉駅,咦?怎麽那復古少爺列車不見了?
我四處瞄了瞄,確定它沒躲起來,正當我拿出手機,要儘世界公民責任報警時,約莫4分鐘後,那“小偷”良心發現地將列車駛回來了。遠看這仿佛是裝飾品,原來這可是還在路面運行的列車啊!
開玩笑啦,這少爺列車實際上有兩條路線,分別川行於道後溫泉駅與松山市駅/古町(經JR松山之間。在夏目漱石小説「少爺」裡曾提到這像極火柴盒的蒸汽火車,當時實際上是有這樣的火車運行的(1888~1955年),今時今日的火車則是於2001年將柴油蒸氣火車復原而成。
道後溫泉駅巴士站儲物櫃
另外,道後溫泉駅巴士站就在商店街入口旁,我們要搭巴士前往下一個景點。原來,這裡也算是個大站呢,車站後面的儲物櫃蠻多的,早知道也許可以直接將行李寄放在這裡哦!
話説,10.20am,我們搭上8號巴士前往石手寺,車程5分鐘,車資¥160。
石手寺
不是很多人知道石手寺,但石手寺是四囯遍路的88所寺廟之一,排名第51。這51有點玄,在美國,51就代表了無法認知的區域,很巧的是,在松山這第51所寺廟也依然很玄,總之外觀是寺廟,骨子裡雖然也是寺廟,可是卻蘊藏著玄機,極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對我來説,全世界沒有另一座寺廟比其更爲精彩,是畢生一定要來一次的寺廟。
懷古台予望樓
這樓台看起來有點特別,以前或許可以攀上瞭望,不過現時并沒見到可攀的階梯,現在大概成爲佛像的擺設処。
仁王門
石手寺的木造正門仁王門屬國家指定財產,据知乃鐮倉時代所建。門的兩旁分別由仁王與二王駐守,最矚目的是門側還有兩個偌大的巨型草鞋,應該是可以許願的吧,上面插滿很多¥1硬幣!聽説巨型草鞋乃義工們花了3個月時間純手工編織,然後會於大日子時取下拿到寺内廣場焚燒祈福(資料來源:阿蛋跑跳碰)。
仁王門大草鞋
石手寺本堂也被列爲國家重要財
石手寺原名安養寺,乃神龜5年(公元728年)所建。當時據稱伊予豪族越智玉純夢見25尊菩薩降臨,後依據聖武天皇心願而建,寺内供奉鬼子母神,人们向祂祈求孩子顺利生產,传说如果从供奉鬼子母神的神殿周边拿一块石头,就能够保佑早生贵子。
至於之後何以更名為石手寺又有另一段更爲匪夷所思的傳説。
石手寺
石手寺
愛媛縣前名為伊予囯,從前有位名爲衛門三郎的惡霸,屢次趕走在其門前化緣的和尚,在第8天甚至用竹掃帚驅趕和尚,並將其托鉢打碎成8塊。刹那間,和尚忽然消失了,据說這個和尚就是空海大師。
衛門三郎有8個孩子,在接下來的8天裡,每一天他的一個孩子都因故逝世,衛門三郎終於瞭解到這因果與當天欺負空海大師有關,於是辭別妻室,散盡家財,開始巡繞四國88所寺廟,打算親自向空海大師懺悔,這就是傳説四國88所寺廟巡禮的由來。話説這88所寺廟散佈在四國四個縣各角落,即使當今的交通要前往某些寺廟都諸多不便,別説當年完全靠走的。在走過廿遍都遇不着空海大師,於西元832年衛門三郎轉念以逆轉方向從第10番切幡寺重新開始尋覓,終於在前往第12番燒山寺山路上遇見空海大師,但這時衛門三郎已經奄奄一息了。
空海大師原諒了衛門三郎,並詢問他可有什麽遺言?衛門三郎祈求轉世為伊予囯的領主,來生誓為人民服務。空海大師拾起一塊石子,在上面寫上“衛門三郎再來”。衛門三郎右手緊握石子含笑而逝。
隔年伊予囯的領主河野利息得長男,但是小娃兒的右手呈握狀,怎麽都打不開。家人帶他到安養寺祈福,這時小娃兒的右手終於綻開了,手中就握著寫上“衛門三郎再來”的石子。
因爲這個典故,安養寺之後更名為石手寺。現在,据知石手寺還保存著那塊石子,衹不過對於嬰兒來説,那顆石子怎麽看都覺得未免太大了些。
石手寺除了繪馬,還有很多紙鶴
好了,説完正規的,讓我介紹一下爲什麽石手寺讓我驚嘆。
除了典故以外,石手寺還有別有洞天的一面,這雖然是句中文成語,但用在這裡或許比原處更爲貼切。因爲石手寺有一隱秘山洞,可能連有些當地人都不知道。山洞的入口有些陰森,而且略顯狹窄,衹容一人通行,所幸後面的通道稍微寬敞些,不過洞内燈光暗淡,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我們是靠手機的微弱光綫摸索前行的。我不是在寫詭異故事,很抱歉,我也沒拍入口的照片。我衹說沿途有好多石像,多爲佛像,其他的就留個懸念好了,大概走了十來分鐘,約500米遠,終於出了山洞,這時真的是別有洞天!
石手寺山洞出口
這張出口的照片我是刻意從旁邊拍的,若是由正面拍,可以想象實在看不出是個山洞。
就是這個視野讓我驚爲天人!這尊空海大師佛像有160米高,而且佇立在山上,但是在石手寺範圍内卻見不到。我沒做好功課,不曉得從山洞出口該如何前往,便選擇了左首的上坡路,後來發現走錯了,卻沒時間折回前往,深感遺憾。但坦白説,恐怕上山的路也不好找,谷歌地圖也見不到詳細道路。
話説這一帶種滿柿子,這時候剛好是季節,滿山的紅澄澄,刹是賞心悅目!不過柿子的數目太多了,也有很多掉落地上糟蹋了。媽媽是很想摘來吃啦,不過不曉得是不是有人家的,也不好不問自取。
回程媽媽不願意走回山洞,我們便沿著公路接小巷走回石手寺。
石手寺參道
這是我們前來時經過的參道,説實話,大概是我見過最落魄的參道,店家幾乎都沒營業,而且毫不掩飾破舊。
12pm,在這兒呆了近1個半小時,該離開了。在候車時,於車站附近的精品店買了栗子饅頭吃,還蠻不錯吃!
12.13pm,乘搭巴士回返道後溫泉駅,車程5分鐘。
話説,都已過了中午,肚子早就餓扁了,抵達道後溫泉商店街,回到這家味倉餐館享用瀨戶内料理。4年前,我在這兒用過一餐教我難以忘懷的佳餚,卻吃不出是什麽食材,這回想讓媽媽也嘗試一下。
4年來,價錢絲毫沒變!
4年前,當時衹是想寵寵自己,4年後則是想重溫那口感。這是特製ちらし壽司,店外的樣品滿滿地覆蓋著白飯,感覺很超值!
實際賣相看起來略遜,可是白飯上有兩層刺身哦!
我從中間稍爲掰開,那黑色的食材就是上文提及,讓我垂涎三尺的神秘食物,這回我鼓起勇氣用我初段日文向服務生詢問,她讓我稍等候,未幾從厨房出來以英文告訴我:“Fish roe”。
不曉得是什麽魚卵(魚子醬??),總之比三文魚卵口感猶勝好多倍就是了。10年内,我去了日本10多次,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海鮮蓋飯,沒有之一。
天丼,¥700
媽媽叫了這¥700的天丼,勝在價錢公道,口感也不差。
味倉也有好多名人留言
12.41pm,飽餐一頓後,又可以繼續逛了。
一六茶寮的少爺糰子
商店街一帶蠻好逛的,有一樣別錯過的小食就是少爺糰子,這同樣也是夏目漱石小説裡提及的小食,而且顔色養眼。其中,在道後溫泉對面這家一六茶寮是家百年老店,据知道後溫泉内提供的少爺糰子也是他們供應的。不過,坦白説,口感衹是一般,沒太大驚喜。
道後麦酒館
在隔壁的道後麦酒館外,有整排的「少爺」裡小説的人物,頗爲生動,是拍照的絕佳場所,錯過著實可惜。
回到道後溫泉駅前,少爺列車回來了,趕緊趨近拍照
這些操作系統還是可以正常運作的哦!
2.09pm,回到道後溫泉駅前,我們正打算乘車前往大街道,正好前來的正是少爺列車!於是我們就猶豫要不要乘搭,因爲即使持有電車1日乘車券,每人還得另加¥300(這項優惠隔年就取消了,現在單程全價¥800),後來還是上了車。不過由於我們是最後幾個上車的,車廂又小又擁擠,我還是站著的,加上車子搖晃厲害,我無法拍照。
14分鐘後,在大街道下車。
坊っちゃん列車
大街道是松山市最大的步行街,也是市中心,尾端就是伊予鉄道松山市駅。在松山,伊予鉄道就是王道,JR仿佛淪爲旁門左道(~笑~),所以JR松山駅所在似乎淪爲了市郊,要前往松山周邊的景點反倒在松山市駅搭車較爲方便。在松山旅遊舉凡見到松山車站,要很仔細留意有沒有差個“市”字(或有沒有加“JR”),兩者相差約1.5公里,車程有十餘分鐘。不過前往機場或松山觀光港的話,兩者皆可,JR松山駅倒是稍爲近些。
大街道的聖誕裝飾
這家精品店專賣結婚飾物,有趣的是當年不是亥年,竟然還見到我喜歡的豬豬飾物,何況一般日本人視乎較喜歡用山豬作代表,因爲象徵勇猛頑强。
我不是沒見過和服,但是從沒留意和服售價,原來也不便宜啊!
松山市高島屋摩天輪
另外,我們也在這一帶買了草莓、柑橘、番薯等。
走到大街道尾端,就是松山市駅,這裡有高島屋,裡面有摩天輪。原本我們購買的路面電車1日券有附送乘坐摩天輪的票券,可惜我們抵步時由於風勢過大而暫停行駛,殘念...
另一趟少爺列車(14號)
這趟是新款低車床列車,車身是蜷川実花的創作
舊款電車與又再另一輛少爺列車(11號)
好了,也該前往今晚投宿的広島了。我們在松山市駅候車的當兒,我又拍了幾張列車的照片。乘搭3.40pm的電車回JR松山駅領行李,車程9分鐘。
領了行李後,前往松山觀光港的巴士約還有25分鐘才抵達,我們就先逛逛土產店。
巴士準時於4.15pm抵達,可是乘客上車花了些時間,加上路上塞車,我們抵達松山觀光港時已是4.40pm(¥460),遲了5分鐘,我們要趕4.50pm的渡輪啊!
結果,下了車後基本上是用跑的,我是第一個抵達渡輪櫃台的。我要了兩張前往吳港的渡輪票,櫃台小姐要跟我收取每人¥2,900的船費。咦?怎麽不是每人¥1,400嗎?這落差太大了吧!於是我趕緊找出資料,出示船票¥1,400的傳單。原來這是項旅客專屬優惠,還需要出示護照證明的(這價錢還比我4年前付的¥2,400外國旅客票價來得便宜呢!)。買了票後,我見櫃台前的碼頭沒什麽動靜,也沒船隻停泊,未幾我警覺過來,應該還有另一個停泊點的。果然,正確的碼頭還需要上一層樓,從較遠的聯絡橋登上渡輪。
我和媽媽連跑帶跳,後來見渡輪前還有乘客在登船,終於安下心來。這時我們都有點氣喘呼呼了。
由於時間緊促,我沒閑暇拍照,所以我沒有渡輪或松山觀光港的外觀照片,以上為官網截圖。而這樣的交通方式,我可能還是先鋒之一呢,後續的港台知名博客們大都在3年後,也就是我著手寫這篇博文時,才先後宣傳,我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經使用過這段航線了。
在我介紹渡輪内部之前,先乘這空檔解釋我的行程。

広島往返松山
不是很多人知道広島和松山之間有渡輪銜接,包括日本人(我曾在旅遊展被日本人告知從広島可搭内陸班機前來松山。搞什麽飛機嘛!去個広島空港加上等候和到大阪/東京轉機的時間,是渡輪的好幾倍!不會有直透航班啦,沒經濟效應。我暗笑,也沒當場説破他)。
較多人可能會選擇乘搭高速巴士,但這必須經由今治、島波海道、尾道,也需要逾4小時,價錢也不便宜(約¥5,000)。最快為從松山觀光港乘搭高速船,約68分鐘,不過船費不便宜,需¥7,100(優惠價¥3,800)。我們乘搭的是慢船渡輪,航程約160分鐘,這也是我選擇在吳港轉搭火車的原因之一。
広島的宇品港距離市中心有30分鐘車程(路面電車車資¥150),而松山前往広島的優惠船費為¥2,000。
通過吳港的話,那麽船費僅需¥1,400(航程115分鐘)+JR火車¥500(吳-->広島JR車程50分鐘),而且我們就投宿在広島周邊,縂行程更快更便宜!
另外,我後來發現,從松山市駅或JR松山駅附近的大手町駅皆可乘搭伊予鉄道高浜線到終站--高浜駅(班次約隔20分鐘),然後步行750米到松山觀光港。從高浜駅亦有巴士銜接松山觀光港,班次約隔15分鐘,車資¥100,車程2分鐘。
(以上收費資訊皆以2015年爲準,時間方面則不會有太大落差)

翔洋丸
我們乘坐的是翔洋丸,船上頗爲寬敞,座位多樣化,此外搭客不多,可自由就坐。上圖是船首。
渡輪上有遊戲機供打發時間
船上的小賣部與服務櫃台
較爲豪華的座位,不曉得需不需要貼錢,但沒人坐就是
室外座位
露天座位
頂層船尾
既然都來到頂層,且讓我分享瀨戶内海的夕陽!
當然,實際風光遠比我通過照片分享的來得迷人。不過這畢竟是年尾,天氣早已轉涼,我也不想上來吹海風。
又一枱新鮮的販賣機!
這枱販賣機藏在角落頭,是售賣泡面的,當然會有燒水提供,至少讓乘客能享用暖胃的食物,非常貼心,畢竟小賣部售賣的食物衹有零食,而且前往広島需近3小時呀!
走了一天,我們盡量爭取時間休息,也順便找插座為手機充電,我倒是覺得這約兩小時的航程蠻有意思的。
翔洋丸@吳港
6.50pm,抵達吳港,這時天色都已經黑了。
吳港
這就是吳港,從吳駅前來的話,認清這棟建築物就對了。
從吳港穿過YouMe Town和Recre的連接走道可直達吳駅,約步行650米。
吴駅
吴駅
吴駅
7.03pm,抵達吴駅,買了¥500的車票,搭上7.23pm的吳線前往広島。
8.09pm抵達広島駅,我們不想麻煩投宿飯店後再出來找吃的,何況擔心時間有點趕,就決定先在広島駅填飽肚子。我記得4年前這兒有家很實惠的面家,但找不到了,於是便來這家尾道拉面三公。我還沒吃過尾道拉面,雖然這裡不是尾道,但尾道畢竟隸屬広島,應該還算正宗吧!
尾道らーめん,¥620
三公的尾道拉面才¥620,不算貴。尾道拉面特點是醬油係拉面,並充分利用其靠海優勢,也加入濑户内海特产的小鱼为基底。不過坦白説,我不怎麽吃得出其差別,衹是感覺三公的拉面偏咸,除了有兩片大叉燒、蘆筍、青葱、還有很多的豬油。無論如何,我是吃個精光啦。
8.40pm,吃飽後,就直接拎著行李去飯店。
Hana Hostel(攝於隔天清早)
今晚投宿的飯店是Hana Hostel(広島花宿),距離広島駅有500米之遙,我們走上約10分鐘。
Hana Hostel躲在小巷弄裡,若不是我方向感好,在夜晚還有一些些難找。雖然名爲宿舍,但其實也有套房,而且價錢便宜。日式榻榻米套房,有獨立洗浴室,才S$76.20,不過有門禁而且沒含早餐。
進了飯店門口,得先將鞋子置放在鞋架,然後換上他們提供的拖鞋。我們的房間為306號房,好在飯店有電梯,行李可以容易搬上樓。
Hana Hostel 306號房
這是房間門口,在門口旁邊有個儲藏室,若退房後想要寄放行李可以自己置放,但若内有值錢物品還是建議花些小錢寄放在車站的銀幣儲物櫃。
Hana Hostel 306號房
入門後先見到浴室,房間另外隔著一道門。
房間可見床單與被褥都摺好置放在墻邊,要入寢時當然是自己鋪好,不過我不怎麽會舖,隨便將就就睡了。可以看出房間偏小,行李可以置放在延伸的小空間,那裡同時可以晾毛巾還有簡單的梳妝。
從房内望向入口,客室的門邊有小茶几,但是沒茶杯。另一邊是小電視,後面是浴室。房間基本上在冬季設定26⁰C溫度(夏季則是20⁰C)。
浴室略嫌小,但是浴缸很高。另外,房間沒提供免費毛巾,須自備或花小錢向宿舍租借。馬桶沒有免治。
兩扇窗戶,兩種風情
可以望見鉄路,那就表示列車的噪音可能是個問題。飯店前枱有提供耳塞,不過所幸我用不上。
Hana Hostel的厨房用品、餐具一應俱全,我們晚上還下樓煮番薯糖水喝!另外,也提供免費咖啡、茶袋等。當然,使用過後請自行清理。
厨房外就是休息區,供房客交流、看電視等。我們煮糖水時,就有一群年輕老外在這兒喧嚷。
大堂(攝於隔天早上)
大堂空間不大,但有免費電腦上網,還有很多旅遊資訊。据知特定日子還舉辦免費導遊,帶領住客遊広島。喝飽糖水後,我還與一位當地健談的男性職員森さん聊了好一陣子,他可是從老遠的靜岡縣前來的呢!他還透露有朝一日想回老家開旅館,希望現在他如願以償了吧!
這是1樓的個人浴室,隔天晚上我們又要搭夜車,我需要找個洗澡的場所,很高興這裡就能使用。
天台有洗衣機(攝於隔天早上)
宿舍也提供付費洗衣機,費用¥200,烘乾另加¥100,有提供免費洗衣粉。晚上超冷,我才不要在這兒洗衣服。
是晚遲眠。


第3日,2015年12月5日,星期六
8am起床,所以説附近的鉄道噪音對我影響不大!😆
稍爲收拾,9am退房,並將行李寄存在房間外的儲物櫃。
由於我們太遲起床了(昨晚太累了),原本打算一大早出發前往宮島,哪知睡過頭了,這下因爲潮汐的因素需要臨時更改行程。首先,這是媽媽第一次前往宮島,原則上是不應該錯過厳島神社的鳥居。當然,鳥居是不會跑路啦,只是是日10.19am退潮(潮汐表),我們就無法體會鳥居浮在海上的畫面。儼然,退潮時可以步行走到鳥居下近距離接觸,不失爲另一種魅力(其實我曾經去過宮島兩次,兩種我都體驗過,所以對我自己而言是無所謂啦!),但我心裡明白,媽媽應該是更希望見到浮在海上的鳥居。因此,臨時便決定先搭JR前往岩囯錦帶橋,稍後再折回宮島。
広島駅南口:4年前(2011年)來過的愛友市場拆了,3年後(2018年)再來又有新風貌。広島變化很快!
JR岩囯駅
JR岩囯駅
搭上9.22am的山陽本線前往岩囯,¥760(要省錢的話可以購買広島電車1日券,乘電車到宮島口駅,再轉JR。不過由於我們睡過頭,衹好多出些錢直接搭JR,補回失去的時間),10.19am抵達。另外,搭新幹線的話,可於新岩囯駅下車,那兒也有巴士駛往錦帶橋,可是不是每一趟新幹線都會停這個站,一般衹有こだま(Kodama)。而且由新岩囯駅發車的巴士車資稍爲貴些,班次也少一些。
JR岩囯駅
咦?怎麽出口似乎不大一樣?原來岩囯駅正在裝修,衹能由“旁門左道”出來。真的是“旁”邊的臨時出口,就在車站“左”邊。出了車站,左首就是巴士站,那兒有個服務櫃枱,可購買前往錦帶橋的車票,亦可以上車抽取整理券,下車付現。
從服務櫃枱購買的往返車票
我們搭上10.34am的巴士前往錦帶橋(¥250),車程18分鐘。
Psst.. 想省錢的家夥,若持有JR火車券,可從岩囯駅轉乘岩德線於西岩囯駅下車,再步行1.5公里到錦帶橋。岩德線上的川西駅也許稍微近一些些,但感覺上由西岩囯駅下車會稍爲易走。
下車的車站
下車後,在路口左轉,就能立馬見到錦帶橋,走上不到50米就是。
錦帶橋
錦帶橋
與東京日本橋、長崎眼鏡橋同列爲日本三名橋,雖然歷史地位不及日本橋(話説現在的水泥日本橋已經面目全非了,上面還有高架公路影響了美觀),但就氣魄與構造而言,當下絕對是三橋之首,沒有之一。
錦帶橋初建於1673年,是當年岩囯領主吉川広嘉所建,橋身完全木造,而建設初期不使用釘子,純粹利用其拱形特點,巧妙地使用組合形式建成。這樣的構造有個優點,就是橋身上方能承受巨額受力,但也有致命性缺點,就是既然不使用釘子,那麽若受力由下方而來,就會不堪一擊了。誠然,半年後錦帶橋就被洪水衝垮了。
隨後經改良加強橋墩後重新建造的橋梁於1675年完成,這回錦帶橋可風平浪靜地度過接下來的276年,直到1950年的颱風凱西亞帶來的洪水再次將其沖毀。
現在的錦帶橋大體上乃依原貌於1953年所建,不過在2002年因木製橋身腐朽,花了2年時間替換木梁。
也正由於錦帶橋的構造特殊,此橋也被列爲日本三奇橋之一。説到3奇橋,有好幾個版本,其中錦帶橋是毫無懸念的,另外兩座應爲山梨縣甲斐的猿橋、及富山縣黑部的愛本刎橋。不過愛本刎橋於1969年因豪雨被衝毀,但隨著2015年北陸新幹線的開通,黑部市曾考慮重建愛本刎橋以刺激觀光業,不過這些年來都沒下文了。也有提及木曾棧橋及日光神橋,不過前者更早於18世紀燒毀,後者怎麽也看不出有什麽特別。倒是德島的祖谷蔓藤橋,由於其特殊構造與歷史因素,更是應該取代愛本刎橋。這不是我説的,是有根據的。
想多了解日本有趣的橋梁,可參考これぞ日本の橋
要過橋得繳費,¥300。在日本,需要收費的場所大都會細心維護,所以我在日本付費不甚抗拒。前文不是提到錦帶橋曾於2002年更換梁木嗎?那時花了26億円的經費,單單是踩在脚下的木板一片就要價36萬円!而且据知錦帶橋使用了6種木材,爲了方便日後維修還特地造林植木,頗花心思。在某些國家,收費就純粹是肥了荷包而已。這¥300包含了往返錦帶橋的費用,即便你衹過單程還是付同樣價錢。若夜間前來的話,還可見到錦帶橋亮燈,非常旖旎。不過可以想象這一帶夜晚應該是沒什麽人氣的,不過巴士方面倒是不用擔心,雖然班次可能會少些,在夜晚10pm熄燈之前還是有的。
環顧周邊,橋下有人垂釣,還有岸邊停車場、臨時攤位等。我不禁納悶若是有突發性暴雨那怎麽辦?但畢竟日本天氣預報還相對準確,想必這種突發性狀況應該不會讓當地人措手不及吧!
吉香公園
過了錦帶橋就是吉香公園(再往内走可達岩囯城),這裡有些小食倒是很值得嘗試!
譬如說,内含吉蒂貓的大柑橘...啊,別打我!😭
岩囯壽司
與我們一般認知的江戶前握壽司不同,岩囯的壓壽司,好不好吃先且不説,但製作程序比起江戶前握壽司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千里迢迢而來,也就無須省那¥500,買個嘗試一下吧!
材料有蓮藕、香菇、蘿蔔、蛋絲,還有筷子😜!
佐々木屋小次郎商店
另外就是旁邊這家雪糕店,售賣的口味五花八門,總有一款適合你!另外,岩囯壽司旁邊也有家珍百景,同樣是賣雪糕,不過我們抵步時沒在營業。
吉香公園,來對季節的話是很漂亮的
岩国高校紀念館
我無意前往岩国城,就在吉香公園周邊閑逛,無意中來到岩国高校紀念館前,發現當下有橫山地區自治會聯合會舉辦的市集,便前去凑熱鬧。
那兒有小孩子們捣麻糬,隨後再捏,然後前面攤位出售。不過沒有座位,大夥兒就這麽坐在路邊吃,後方人群則是有備而來,帶著野餐席。我想我們應該是當天極爲少數的外國人,卻也認真融匯在他們的活動中。像這類活動,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好了,也該啓程前往宮島了,回程見到錦帶橋與紅葉的搭配實在美不勝收!而這張照片還曾在雜志上刊登,還爲我贏得獎品呢!
12.34pm,乘搭巴士回返岩国駅,車程31分鐘。3分鐘後,搭上1.08pm發車的山陽本線(¥320)前往JR宮島口駅,於1.30pm抵達。
JR宮島口駅
出了JR宮島口駅,再走上約莫200米就是渡輪碼頭。這裡有兩家船務公司,分別爲松大汽船以及JR汽船。一般持有JR火車券的話,都能免費搭乘JR汽船,而購買広島電鉄附宮島渡輪的1日券則是免費乘搭松大汽船。兩者之間沒什麽大差別,要説有的話就是JR汽船航綫會稍爲接近大鳥居。
左首的松大汽船
右首的JR汽船
由於我前兩回都是乘搭JR汽船,這回想試試松大汽船,其實價錢都一樣是¥360(也可購買單程¥180),而且可以在4日内往返。一般不需要在宮島呆那麽多天啦,我想這應該是遷就島上居民的。另外,松大汽船與JR汽船實際上交替出航,其實像我們這樣沒受火車券束縛的,大可以看哪趟汽船要先開就搭哪趟的。2pm,搭松大汽船去宮島,航程約8分鐘。
松大汽船大致上有3層之高,1層是汽車渡輪,2層是室内座,3層是戶外座。乘搭汽船前往宮島,選方向很重要,這意味著沿途看不看得清楚遠處的鳥居。
另外,也能乘搭島田水產的觀光船近距離接觸鳥居,並享用鮮蠔粥,但每名要價¥3,000(距離宮島口約1公里,僅限10月中~4月中,需預約)。
宮島大鳥居
宮島棧橋
抵達宮島(1950年之前稱爲「嚴島」),就是由這宮島棧橋出來。而這兒除了供渡輪停靠,也有觀光案内所,還有脚踏車出租,不過宮島還是較適合步行啦。
話説宮島歷來被視爲神明的領域,所以也有著一些特殊的習俗,包括:
  • 女性經期時要到特設的町內小屋暫時隔離
  • 島上的女性在快要分娩時,會去到本州的對岸分娩。分娩後的一百天才會回到島上。
  • 島上的死者均埋葬於對岸的赤崎
然後到了宮島,一定會有一群家夥來歡迎你,若沒有的話,趕緊搭渡輪回去,你可能上錯船了(~誤~)!
沒錯,宮島和奈良一樣,都是🦌的天下,這些鹿同樣被視爲神的使者,所以不允許捕捉。不過和奈良不同的是,宮島不鼓勵人們喂野鹿,因爲這會影響它們覓食的天性,所以一般來説,這兒的野鹿會比奈良的來得溫馴。要提醒的是,若動物們呈現抗拒心態,切忌去靠近它們,不然今天可能是你的幸運日子,你大概可以開始向保險公司索賠了。
啊!宮島鳥居(其實也沒錯啦~的確是厳島神社的石鳥居)
來到宮島,第一目的地通常就是嚴島神社,由碼頭出來大概走上900米左右,一般來説沿著海岸走即可,隨時準備捕捉海上朱紅鳥居進入視野。不過也可以走商店街過,這裡的商店街頗有看頭,還有些非嘗不可的小食。
從碼頭走上廿分鐘,一路上停停看看,終於見到正主兒了!
宮島鳥居被譽爲日本三景之一(其他兩處為京都府的天橋立,宮城縣的松島),但論知名度絕對是三景之首,也常現身日本宣傳海報與月曆,同時也是三景當中交通最方便的。
島神社
既然鳥居見到了,厳島神社自然在不遠處。
島神社建於6世紀末,由於其悠長歷史,因此收集了千百年來不少皇族、貴族、武将、商人奉納的美術工藝品或武具,因此除了神社本身,其歷史文物也頗有一賞的價值。
如果你喜歡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你大概也會喜歡這朱紅色長廊。沿著這貫穿各院堂的長廊,輕嘗那千年的歷史,而每一個轉角所呈現的不同角度都曾是某位名人分享過的視野,很有想在這兒呆久一些的念頭。
進神社的昇殿料為¥300,若想一覽收藏文物的宝物館另加¥300。
反橋
島神社尾端有一條反橋,仔細留意的話會發現有些奇怪,内端無比傾斜,近乎要用爬的。据知這道橋是天皇的特使專用,所以也稱「勅使橋」,特使前來時大概會再鋪上階梯,平時這道橋是禁止通行的。
約3pm,由後門離開島神社。
豊国神社(千畳閣)與五重塔
木島商店
宮島牡蠣(混合醬油及檸檬汁),¥400
回程我們就往商店街走,前文提到這一帶有些小食不容錯過,其一就是牡蠣!広島由於其氣候與地理優勢,盛產牡蠣為日本之首,常年皆可嘗試,單在宮島就有好多家商店售賣這一道小食。話説,剛剛也説過退潮時可以走到朱紅大鳥居去,而鳥居的台石就粘上好多牡蠣呢!
在宮島舉行婚禮想必不便宜
在宮島到處都能見到飯勺,而這大概是世界最大的飯勺了,長7.7公尺、寬2.7公尺、重達2.5頓(所以也不怕人偷!),使用270年樹齡的櫸木,花費2年10月才於1983年製作完成。
諸位肯定費解這飯勺怎麽用呀?
其實,宮島的飯勺不是用來盛飯的,説是用來祈福你信不信?
真的!瞧,商店街售賣的飯勺都寫上了祈願,還蓋上神社的御朱印,頗有禦守的功效。島上一些寺廟用的繪馬也是飯勺形狀的。
至於起源,據傳1789年至1800年間,痛感島上居民們過著艱苦生活的僧人誓真,有一天夢見了辯財天。誓真模仿辯財天手上的琵琶的形狀製成了飯勺並教會給島上的居民,這就是宮島飯勺的由來。當時前來參拜嚴島神社的人們,幾乎沒有什麼宮島的土特產品帶回去,所以宮島飯勺受到參拜者的喜愛,而後聞名全日本。
另外有個説法,宮島杓子之所以被用來作為開運祈願之用,是因為在拍響飯杓時的聲音「咖機咖機」作響,聽起來就和日文的「勝ち勝ち」一樣,聽起來很有吉祥味,所以人們在飯杓上印必勝、健康、合格、商貿繁盛、良緣、學業進步等祝福之語,甚至肥滿大敵(注意肥胖)、你最棒等現代時尚用語來祈福,十分有趣。
楓葉饅頭見習
宮島另一項知名小食就是楓葉饅頭。宮島也是個賞楓名所,因此饅頭也製成楓葉形狀。原裝口味是紅豆,我覺得偏甜。但是現在已經有了綠茶、巧克力等新口味。有些店家甚至開放工坊讓顧客瞭解製作過程。
広電宮島口駅
広電宮島口駅
広電電車
大約4pm,應是時候回広島了,我們搭回松大汽船回返宮島口(航程10分鐘),不過這回不是去JR宮島口駅,而是広電宮島口駅,乘搭4.20pm發車的路面電車到広島市中心(¥260)。
5.08pm,於原爆ドーム前駅下車。
広島市中心其實不在広島駅周邊,是位於約2公里之外的本通一帶,也就是広島バスセンター(広島巴士總站)附近。若搭乘JR前往的話必須於広島駅轉搭電車,反而更爲耗時。從広電宮島口駅乘搭電車則可直達。
所以來広島旅遊務必搞清楚行程,若時間多花在広島市區,那麽投宿在本通一帶的市區較爲方便。但若是利用JR広島駅作爲基地,想搭JR到附近的城市遊玩,那住在広島駅周邊會較爲理想。
原爆ドーム
二戰時期當原子彈在広島爆炸時,周圍皆成爲廢墟一片,衹有這當時的広島縣物產陳列館還屹立不倒。大戰結束後,広島市民決定將其保留,以警戒後人戰爭的殘酷。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將之列爲世界遺產。説到這原爆ドーム。其實是無法進入參觀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在夜幕低垂時分前來,待其亮燈時更是顯得美麗。
本通
坦白説,我在市中心下車主要還是爲了來本通,就在原爆ドーム以東約500米處。這裡是広島的心臟所在,是活力的命脈!
很有趣,裝潢是居酒屋,原來是玩具店
本通絕對少不了一系列中四囯限定商品
超級かわいい!!
お好み村
本通走到盡頭,就會來到這お好み村(Okonomi-mura)附近,用華語解釋的話,就是広島燒之村,幾乎整棟大廈都售賣広島燒,價錢豐儉由人。第一次來広島,説什麽都一定要嘗嘗広島燒,分辨一下與之難解難分的大阪燒之間的差別。
けいちゃん●えちゃん
我們上了4樓走了一圈,多數店家生意好得不得了,後來找到家稍有座位的,要菜單看了一下,哇塞,千多円起跳,趕緊溜了出來。我衹是想讓媽媽嘗試広島燒,吃得飽就好,不需要什麽豪華佐料啦。後來找到這家沒什麽人氣的けいちゃん●えちゃん,價錢合眼,就叫了兩份広島燒。
そば(又はうどん)入り(肉、玉子),¥810
真心說,口感僅是一般,佐料就衹是豬肉和蛋,不過面的份量倒是蠻大份的。
吃飽後,走到八丁堀駅,搭6.25pm的2號電車回猿猴橋町駅(¥160),車程8分鐘。我們要回Hana Hostel領行李,這個站會近些。6.40pm返抵Hana Hostel。
待會兒我們要乘搭7.45pm的夜車赴東京,時間有些緊了,由於預感要花些時間找車站,今晚又無法洗澡了,簡單梳洗一番,7.05pm離開。
我不方便拍攝,此圖截自谷歌
根據提供的地圖顯示,Willer Express的車站位置在広島駅南口グリーンホテル(Hiroshima Ekimae Green Hotel)隔壁的7-Eleven前,原本以爲還有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可以很從容地走過去,要命的是碰上修路,要繞個圈,但還是安全於7.15pm抵達。
在7-Eleven前面可以見到站牌,看到這個就應該不會錯了。原來這裡也有其他公司的夜車前往東京,但是中途停靠不同車站,無論如何我們購買的巴士券衹能乘搭Willer Express的巴士。
其實我們抵步不久,就有一位沒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手持Willer Express的牌子和搭客名單走了過來,我們簡單地登記,就等候巴士到來。後來也陸陸續續有其他搭客走了過來。還好,不用擔心夜晚看不清巴士讓它溜掉。😅
7.25pm,巴士抵達。因爲天色與角度問題,我沒拍到巴士的外觀,不過這是巴士上的座位,算是屬於經濟艙型的吧!跟搭往松山的巴士一樣,一排有四個座位,中間隔著走道。我的座位是5D。頭座上的簾子可以拉下,那麽你身邊那位即使玩手機,其燈光也不至於影響到你。巴士於7.44pm啓程前往東京。
車上沒有洗手間,因此約隔2小時就會在休息站暫停,司機會挂上開車時間,也會清算人頭。如果鬧肚子,請務必盡量先通知司機需要多些時間,日本的司機大都很盡責,會擔心的。其他某些國家的可能就丟下你開走了。放心,日本休息站的洗手間一般都頗清潔,不會讓你做惡夢。行車時間,司機身後那塊布簾就會拉上,那麽車外的燈光就不會影響你睡眠。是不是很貼心?
我們乘搭的巴士在広島大學停留,隨後除了休息站之外就直達東京了。我在約午夜前上了次休息站的洗手間,之後就睡到天亮。


第4日,2015年12月6日,星期日
海老名SA
7am起身時已經抵達神奈川縣的海老名SA(SA: Service Area)。SA一般上是日本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除了可上洗手間之外,一般也售賣食品飲料等。這海老名SA是我遊日本以來至今遇上最大家的,裡面還有多家餐館,簡直就是個百貨商場!這...我當然興致勃勃啦,還略顯時間不夠呢。
海老名SA限定的豬肉三文治
奇怪,初音ミク的大本營不是在札幌嗎?怎麽出現在這兒?
7.25am,續程前往新宿。
新宿駅西口
8.05am,抵達新宿駅西口。我對新宿駅周邊沒有千代田一帶來得熟,相信這路邊車站應該是臨時性質的,待新宿駅南口的巴士總站完工後應該會搬過去吧!
早晨的新宿很不“新宿”,雖説今天是星期天,但寧靜得像個模型城市。
從售票機購買的東京メトロ 1日券
我們拎著行李多有不便,打算先寄放在今晚投宿的飯店,於是在新宿駅購買東京地下鉄1日券(¥600),搭乘8.20am的地鉄丸之内線前往東京,車程18分鐘(¥200)。
飯店的門口
從東京駅丸の内南口出來,就可以見到飯店門口。不過這入口未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吧?後來我才瞭解,這衹是側門。
我們將行李擱下,就匆忙離開,先到飯店的洗手間簡單梳洗。

9.25am,乘搭地鉄丸之内線到銀座,轉搭日比谷線前往築地,10分鐘後抵達(¥170)。下一站築地市場!可是出了地鉄站不久,在本寺外竟遇上殺人事件!
築地本願寺殺人事件(作者:在下)
沒錯,兩個鬼怪當街持刀“砍人”!
好啦,不鬧了啦!這個周末本願寺剛好有「秋田・鳥取 うまいぞ!ハタハタフェスティバル」,ハタハタ(Hata-Hata)是旗魚,其盛產地是秋田縣與鳥取縣,所以兩縣聯手在本願寺舉行旗魚祭,這回已經是第5届了。日本人搞祭典一向都是熱熱鬧鬧花樣百出的,又怎麽能少了兩地極富特色的文化?對於秋田縣來説,當然不會少了男鹿半島的「生剥」(Namahage),就是上圖那兩隻。
我們當時是碰巧遇上祭典的,自然樂得趨前凑熱鬧!
話説,當時我並不明白爲什麽秋田與鳥取這兩個天各一方的縣會碰在一起,不過機緣巧合卻埋下伏筆,讓我需要在4年後將這兩個縣並合旅遊,這其中曲折極其匪夷所思,并且相當考驗我的行程編排能力,這是後話,希望將來有機會在此記述。
當下,且讓我分享在這兒遇上什麽兩縣“特產”吧!
未幾,輪到鳥取縣的代表出場了。我一見到,立即驚爲天人!哦,我不是指「トリピー」(Toripy),我指的是那螃蟹帽子,超可愛哩!看看裡面有沒有得賣。
インフオメーシヨン (Information)
因幡傘舞
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是什麽舞,後來方知這是因幡傘舞(因幡是古代鳥取縣東部地區)。
找到了?!不過那螃蟹帽子不賣的...
比内地雞
後來我才瞭解,比内地鷄可是全日本最好吃的鷄肉,不過切莫混淆比内鷄與比内地鷄,前者是受保護品種不能食用,而比内地鷄則是雄性比内鷄與雌性地雞交配的品種。
きりたんぽ (Kiritanpo)
きりたんぽ是秋田縣的鄉土料理烤米棒鍋。秋田縣是個農業大縣,除了比内地鷄之外,其出產的秋田小町米也是日本數一數二的,而きりたんぽ除了使用比内地鷄肉,還有用秋田米製成的烤米棒、蔬菜、菇類等,在冬天相對寒冷的東北地區享用,尤其暖人心扉。
説到小町,其實是位美女的名字(小野小町),而且還是位才女!想當然,秋田引以爲傲的大米,還有川行秋田的新幹線,都是引用她的名字。即使在現代,秋田還是盛產美女的,所以時不時還能聽到「秋田美人」這樣的稱呼。
松葉蟹
至於鳥取縣,之前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廿世紀梨,但原來其螃蟹產量還是日本之首哦,是北海道的三倍!
這個...我就不曉得是哪個縣的文化了
又捕獲野生螃蟹了!這...有沒有得賣啊?
10.50am,也該離開本願寺了,畢竟這并非我原本的目的地。
築地場外市場
沒錯,我們其實要去築地場外市場。
雖然這是媽媽第2次來東京,不過我卻還沒帶她來過築地,讓她見識一下也好,沒想卻讓我們找到很實惠的瑤柱,比起其原產地北海道還來得便宜呢!這之後,我們幾乎每到東京都會前來築地,這是後話。
這個時候前來築地,自然是前來場外市場了,場内市場的喊標活動早已結束,另外我也不曉得當時是否允許遊客入内,坦白説我是沒興趣啦。話説也許是周末的關係,場外市場人頭攢動,我實在不怎麽喜歡周末前來,但若非如此,也許就碰不上某些促銷,包括本願寺的「秋田・鳥取 うまいぞ!ハタハタフェスティバル」等。另一個原因就是昨晚乘搭夜車,省了一個晚上的住宿,而日本一般周六的住宿費都會偏貴些。
築地場外市場除了能享用新鮮海產之外,同時也售賣很多乾糧,另外還有一些讓我心儀的就是這些很日式的馬克杯,價錢約¥350左右,若不嫌棄沒有包裝的話,是送禮佳品,質地方面比起中國製的陶瓷杯還來得粗糙結實。
當然,場外市場也少不了售賣便當(~誤~)
不好意思,寫錯了,是食物沒錯,但不是便當(真的嗎?)。
是糖果!
真的是糖果。不得不拜服日本人的創意,連糖果都做得維妙維恰的,不趨近的話,眼睛還真的給騙了。日本也有食物的仿製擺設,不過糖果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逼真的。
媽媽嘗試了猶如手掌般大的燒烤乾貝(¥500)
丸二商店
我們發現這丸二商店售賣的瑤柱比在北海道的價錢還便宜,當然雖然可説有等級之分,不過自用的話,外觀不重要。這之後的數年,我發現丸二商店的價錢還是最便宜的,另外還加了直接扣稅的便利,也還多了一位老外店員,不過他的英語不靈光,應該是德法派系的。
鮑魚才¥1,950真的假的?
鮑魚基本上是熟的,但不清楚有沒有加工腌製,要不然就這麽入口的話,應該是沒什麽味道,就衹是口感而已。
我們在築地場外市場呆到12.25pm,也該離開了。
12.42pm,回到築地駅乘搭地下鉄日比谷線到霞ヶ関轉搭千代田線前往表參道,縂車程19分鐘(¥170),使用JR的話則可在渋谷駅下,步行距離相若。下了車後,再沿著青山通り走上約550米前往国際連合大学(UNU)的農產品市場(Farmer's Market @ UNU)。東京都有好幾個農產品市場,其中又以UNU的最爲有規模,每個周末都會舉行,其他的可能衹有星期天、或是選擇性的某個周末,前往之前最好先做好功課,不然撲了個空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青山学院大学
在擱筆Farmer's Market @ UNU之前,值得提提對面的青山學院大學,雖然非相關人士不能進入,但在銀杏季節即使從外頭觀望,那兩排銀杏樹是頗有看頭的。

Farmer's Market @ UNU
UNU的農市商品多樣化,有果菜、蜜糖、果醬、腌製品、咖啡、麵包等,產地不限於臨近縣市,還有歐風食品哦!衹不過,價錢方面不是很有吸引力,但新鮮度自然不在話下。
現場製作聖誕花圈
在UNU見到農產品不是什麽奇事,不過還有現場製作聖誕花圈哦!這本來就不是日本文化,可見西洋文化也已經逐漸在這個保守國家扎根了。
而UNU裡面,竟然還有北歐產品哦,包括食品、音樂!外表看起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別忘了,這可是國際聯合大學,有些許外國文化實在不足爲奇。
還有小妹妹在現場作畫
這個不曉得是狗展還是愛犬的寄放処
說實話,我們買不下手。一來距離回國日子還早,二來價錢也不怎麽合心意,純粹是來開開眼界而已。其實若是自駕的話,日本郊外的道の駅農產品價錢會更爲新鮮實惠。
2.46pm,從表參道駅乘搭地下鉄千代田線經霞ヶ関轉搭丸の内線回東京車站飯店,縂車程24分鐘(¥200)。

3.10pm抵達東京駅,雖然從丸の内出口出來不難,但東京駅很大,等我找到東京車站飯店的南面入口,到登記入住,又是20分鐘後的事了(其實還有個丸の内正面入口,但當時我沒發現罷了)。Check-in 3028號房。我們到了飯店櫃枱,領了寄存的行李,櫃枱男職員堅持讓服務生領我們到房間,説是飯店太大,怕我們會迷路。我也不好意思回應什麽,心想這回該意思意思給些小費了,不過日本的鈔票面值最小也是¥1,000,坦白説我是有些許心痛啦😣!服務生起初也是婉拒,最後還是收下了。其實日本不流行給小費的,有些甚至會覺得是種無禮行爲,但東京車站飯店屬西式風格,而且女服務生還告訴我她也來過我的國家,我就是徘徊在西洋與東洋傳統之間,後來才覺得她應該不會覺得被冒犯啦。説到來,我衹出¥1,000,住宿與早餐都無需再付半分錢,其實還是賺到了。
我後半段的行程集中在東京夜景,加上我有些緊張想體會入住東京車站飯店的感覺,所以這時check-in衹是稍息片刻,約半小時後我們又出門了,關於3028號客房的介紹就留待稍後綜合介紹。
4.08pm,乘搭地下鉄丸の内線到銀座轉日比谷線到恵比寿,縂車程22分鐘(¥200)。我的目的地是恵比寿ガーデンプレイス(Yebisu Garden Place)。下了車後,走過銜接JR山手線約600米長的Ebisu Sky Walk,就抵達Yebisu Garden Place了(話説,什麽時候該用Ebisu或Yebisu我都給混淆了)。
恵比寿ガーデンプレイス
東京不常下雪,那麽冬季這些燈飾就爲歲末增添不少節日氣氛,而東京都内的聖誕燈飾很多,如何取捨是很頭痛的事。第一次來看燈飾的,我建議先從Caretta Shiodome開始,那兒就在都心,汐留駅出口就是。另外,東京車站飯店建築物本身雖然不會挂特出的燈飾,但其原本就是紅色的外墻從不遠處看過去儼然就像是份聖誕大禮物一般,在周圍的燈飾點綴下也顯得熠熠生輝!無論如何,晚上的時間有限,一個晚上最多不要安排超過兩個景點,免得顯得倉促。
恵比寿ガーデンプレイス聖誕燈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正中間那個大吊燈,据知那巴卡拉水晶吊燈還是全球最大的吊燈噢!另外當然就是兩旁挂滿燈泡的櫻花樹。雖然在冬季,發光的燈泡看起來就像夜櫻一樣美麗!
Burger King Tartar Hot Chicken Set, ¥400
周末晚上在人潮洶湧的購物中心想找東西吃真的不容易,最終在漢堡包王快餐店用晚餐,不過至少這口味我沒在其他地方吃過。之後,我還在那兒的超市買了罕見的白草莓!
恵比寿駅前
6.12pm,從恵比寿駅搭日比谷線到神谷町,車程9分鐘(¥170)。出了站,再步行650米到東京鉄塔,這兒的夜景也是超級棒的!
東京鉄塔
在晴空塔(前名為「天空樹」,接下來不知道又會不會換成其他名字?不過還好英文名字維持不變)建好之前,東京鉄塔一直是東京的地標,名副其實是模擬巴黎鉄塔而建的。這些年來,隨著周圍大樓紛紛矗立影響了電波接送,還有就是數碼時代的蒞臨,日本人就興起建新塔的念頭,於是就選擇目前周邊沒什麽高樓阻擋的押上建立新塔。但就美感而言,個人始終認爲東京鉄塔無出其右。不過這畢竟是舊建築科技,需要較大的底座空間,所以新一代的高塔很少使用這類設計,特別是在寸土如金的大城市。在東京,晴空塔的建設是融入新建成的購物中心,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話説,晴空塔換中文名字是因爲發現「天空樹」這個名字已經有人注冊了。
東京鉄塔的吉祥物ノッポン(Noppon)兄弟
不知爲何有 One Piece 汽車?
東京鉄塔下也有應節燈飾
好美哦!可惜不暗日語,不知道能不能和他們拍照?
這兩兄弟看來應該是常常打架😝
我們沒有花錢上塔,在周邊拍了照就溜了。接下來想去六義園賞夜楓!
7.25pm,回到神谷町駅,搭回日比谷線到茅場町,轉東西線到大手町,再轉搭丸の内線到後樂園,然後轉南北線到駒込(¥200)。這個...我想當時我應該是參考地圖決定的,若是根據Hyperdia的話,應該不會這麽轉。無論如何,抵達駒込已是8.25pm,六義園最後入場是8.30pm,來不及了,只得折返。從駒込搭回南北線到後樂園,再轉搭丸の内線直接回東京駅(縂車程27分鐘,¥200),今天的行程到此就結束。
9.15pm,返抵東京車站飯店。

東京車站飯店
東京車站飯店正門與大堂
大堂
大堂
東京車站飯店的地面面積大概是全日本數一數二的,從丸の内南口走到北口竟要花上5分鐘的時間就可想而知。這應該是因爲建造當兒,東京還有遼闊的土地,所以可以奢侈地運用。100年後的今天(是的,2015年剛好是其100周年紀念,所以這次入住,心裡著實還感覺蠻榮幸的),先不説東京寸土如金,這種情況即使在日本今時今日的其他城市都難得一見。辰野金吾設計的東京車站飯店已被列爲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財,并於2006年至2012年間大整修,但卻不能大肆改變外觀,所以當其他周邊飯店都往高處發展,東京車站飯店卻被局限,而且東京駅八重洲口都改得連祖宗都認不得了,可是丸の内口在很大的程度上還維持著百年風貌。即便如此,若要認真逛完同屬東日本鉄道公司的車站商場,那沒有1、2個小時下來是絕對辦不到的,給我的話,要逛上半天也絕非難事。而車站商場内還有著不少聞名的食肆,动辄就要排上整小時隊呢!除了購物、美食之外,東京車站飯店也有著輝煌的歷史,曾經接待過不少名流紳士(現在又加入了在下!啊,別打我~😝),其中川端康成和松本清張也曾經在這兒投宿期間寫下創作呢!
不過,與其他同等級的高檔飯店相比,東京車站飯店的歐風大堂也委實太小了,連大門也不怎麽顯眼。這可能是受到不可大幅度修改外觀的局限,無論如何飯店還是落力將有限的空間裝飾得高雅堂皇。
東京車站飯店側門
長形的飯店若僅靠丸の内南口的電梯的話(大堂正門沒有電梯)會很不方便,所以飯店還有個側門電梯供住客使用,但進入須要RFID房卡。
The Lobby Lounge
The Lobby Lounge
從大堂走向主電梯口時會經過這格調高雅的咖啡座,据知其下午茶蠻受歡迎的,而晚上還有豎琴表演,極盡浪漫!
3樓的電梯口
電梯口還有舒適的沙發椅,不過飯店僅有4層(另外還有地下層需要再轉電梯),等候時間不會太久啦。
深邃的長廊,還只是其中一段而已,我們投宿的客房在盡頭處拐個角,還有另一道長廊!所以,櫃枱職員說初次蒞臨有可能會迷路是真的,你以爲走到盡頭卻沒找着你的房間,其實可能要拐個角又另有發現,雖然沿途是有指示牌,但要多花些時間找是肯定的。走道兩旁挂上的不純粹是畫,主要是飯店的歷史照片,後來我才察覺原來很多圖片都可通過應用掃描來瞭解更多飯店的歷史,沒錯,說這是博物館亦無可厚非!一張張的照片,若每幅都細心觀察可以耗上整晚的時間呢!
Room 3028
到了。説實話,夠遠的。但我非常享受其過程!
Room 3028
雖然出行之前已經從官網瞭解房間的基本樣貌,但入住時還真是怦然心動。挑高的空間,還有吊燈,單是這兩點就已經為高貴典雅的客房平添不少姿彩。
每張床上除了雙重枕頭,還有抱枕。整個房間看似一塵不染,難以想象已經重新開幕3年,真得感謝每天用心打理房間的管理員。真心說,住過這裡,其他的飯店都不屑一顧了,這是之前曾經6次前來日本的在下衷心之詞。(即使在我撰此文的今天,已經來了日本12次,還是沒能遇上比東京車站飯店更出色的客房)
東京車站飯店基本上有兩大類客房(沒算套房),就是這類經典型客房,還有就是雙層的客房,後者焦點是睡床在上層,下層為活動空間。另外前者又分宮殿側和穹顶侧,穹顶侧窗景是東京駅丸の内北口,宮殿側窗景是丸の内口的衆大樓。
窗景--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
你説巧不巧?半年前媽媽和我就在對面的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新丸の内大廈)望過來,心想著哪一天可以入住東京車站飯店!那時我還告訴媽媽別夢想天開,沒想願望還當真實現了。
客房的浴室與洗手間是分開的,另外門後還有浴袍,枱下還有磅秤。毛巾與沐浴用品等自然是少不了啦。
浴室内,一邊是浴缸、一邊是淋浴噴頭。
淋浴噴頭的高度能夠調節,浴室内還提供椅子供坐著洗澡。
個人很享受沐浴時那種空闊的視野,喜歡這種洗手間與浴室分開的設計。而洗手間内的馬桶蓋還能通過旁邊的遙控開、関,算是比較先進的型號。
客房大門内側
客房内有好多扇門,除了大門、浴室門、衣櫥,猜猜看右首這扇門是什麽?沒獎,請看下圖。
客房内提供的茶袋包括伊右衛門綠茶、Teekane水果茶、Twinings紅茶、還有自家品牌的咖啡。至於冰塊的話,可以到穹顶旁的冰塊製造機取冰。
免費的礦泉水泉源來自群馬県南利根郡的水上町的涌水,是JR東日本自家代理的品牌。
美國製的Gilchrist & Soames
Gilchrist & Soames 原本是個英國品牌,不過輾轉間已經被美國企業收購,現今在美國製造。
鹽洗用品還蠻多的
電筒和睡衣,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穿上浴袍😘
介紹完客房,且讓我將焦點移到房外。
這是丸の内北口穹顶旁的休息處,就在吸烟區外,可能是讓吸完煙的住客稍爲談天的小場所吧。
丸の内北口
掀開休息處的紗簾,就能望見丸の内北口。對面的客室就是穹顶侧客房,如圖所見,能夠瀏覽繁忙的車站内觀,還有穹顶天花板上的壮观浮雕。
穹顶侧客房
穹顶天花板上的浮雕
吸烟室
吸烟室旁的冰塊製造機
嗯,寫到這兒,關於飯店與客房的敘述暫時告一段落,其他的在接下來的博文中依序述説。
初恋の香り
這就是我從恵比寿ガーデンプレイス超市購買的草莓,不便宜哦,大概是¥1,000左右,雖説是白草莓,可又帶些粉色。所以當別人告訴你草莓是紅色的,他絕對是騙你的!😜
這類白草莓是日本獨有,於2009年由山梨縣開發,口感的酸度與甜度會隨著時間有些微調整,話是這麽説,我實在嘗不出與一般草莓有什麽重大區別,衹不過告訴朋友我吃過白草莓,她們會有難以置信的表情。
12.30am,這一夜,又因研究接下來的行程而遲眠。


第5日,2015年12月7日,星期一
6.35am,早起。梳洗一番,半個小時後,就到4F的 The Atrium享用免費的早餐。
從我們的客房最接近的樓梯口前往早餐餐廳 The Atrium 沒有電梯,需要攀爬階梯。
The Atrium
餐廳在飯店頂樓,屋頂采挑高透光設計,很有開闊的感覺,再加上三盞大吊燈,營造出高貴典雅的氣派,另外座位也有不同風格,上圖尾部還設有書架,有圖書可供借閲,適合各年齡層,不過當然以日文爲主。
用餐位置鋪上木質地板,抛光打蠟,另外服務生也非常體貼有禮,絕大多數都會説英語。
Brioche French Toast
銀座木村屋鬆糕
這僅是一部分...
牛油、果醬
芝士
肉類、海鮮
海鮮
日式小食
鷄、魚
味增湯
湯豆腐
甜品
餐廳菜色多樣化,不過與其他飯店餐廳相較之下每樣都算是少量供應,這樣可以減少浪費,并且提高新鮮度。當然,服務生也會觀察,即時補上新鮮菜色。
京都福寿园宇治綠茶與煎茶
各色果汁與牛奶
飲料方面,侍應生會即時添加咖啡和紅茶,其他的則需勞動自己手脚,種類計有有機橙汁、蘋果汁、葡萄柚汁、牛奶、低脂鮮奶、豆奶等。另外也有應節水果,不過那不是我的菜(可惜噢,說日本水果是天下第一,一點也不爲過!),所以我沒拍下來。這并不是全部,僅是合我胃口的而已。這之後我們也住過JR東日本集團的其他飯店,到目前爲止,東京車站飯店還是當中最豐盛好吃的。

接下來,是我吃的...😋
蘑菇湯
Brioche French Toast with Maple Butter
我真的吃了那麽多嗎?是真的哦!這之後連午餐錢也省下來了。對了,飲料方面當然不止那杯茶啦,還有紅茶、果汁、牛奶,我都沒拍而已。説實話,我其實不是很喜歡出國這樣吃自助餐,我是傾向於寧可多花時間逛逛那種,但既然包含在内了,就不客氣咯!
我們一直吃到9.50am才鳴金收兵,先在飯店四下走走才於10.15am回返客房。
我們稍作休息,洗個澡後於12.05pm退房。對我而言,住宿東京車站飯店是一期一會的事,要我自費投宿幾乎是不可能,我們盡量珍惜每一分鐘,務求多品味一些它的美。
所以入宿東京車站飯店,千萬不要僅是過夜而已,請務必花些時間多享受飯店的氣氛,就當作參觀博物館一樣,這裡有著百年的歷史可細細品味咀嚼。
言猶在耳,我認爲應該是沒機會再回來入住了,後續發展又變得匪夷所思!這是後話,下一篇博文會揭曉。
退房後,將行李寄放在飯店,然後在東京駅地下街的手工藝品展欣賞由一群有才華青年手制的精美工藝品,手工好,很有特色噢!價錢是有點貴(不好意思,貴的意思是以中國大衆產品為比較,不過美感、手工、與質地已是遠勝一般中國產品,所以是一分錢一分貨),但不會比知名工匠來得高就是。
東京ソラマチ(Tokyo Solamachi)
之後,走到大手町駅買了張東京地下鉄1日券(¥600),搭12.44pm的地鉄半藏門線到押上,車程15分鐘(¥200)。來到這裡,不消說自然是看晴空塔了。東京ソラマチ(Tokyo Solamachi)是東京的新地標,與東京塔不同在於前者連接購物商場,而且又是下町,周邊有很多看頭,東京塔周邊根本沒得逛。
晴空塔於2011年建成,目前還是世界第一獨立式高塔及世界第二高建築(僅次於杜拜的哈利法塔)。早前,晴空塔原本被稱爲天空樹,但因爲國外已經有商家注冊這名稱,後來就改名爲晴空塔,但是英文名稱則保持不變,依舊是Skytree。晴空塔可以攀上的頂限為450米,若加上天線則爲634米高。這634是有意思的,「634=Musashi」的讀音對日本人來講,不僅是十分熟知的詞語,而且也讓人聯想起舊國名之一,即包括東京、埼玉、神奈川一部分的廣大區域的武藏國。由於上塔收費最少須¥2,100並不算便宜,我根本沒有上去的打算,衹是來這兒逛逛、拍拍照而已,這裡就一筆帶過,詳情可上其官網瞭解。
好精緻的模型屋!
這隻愛扮萌的家夥在促銷方面可比吉蒂貓還來得猛哦!
我喜歡星戰3就是因爲它!
不怎麽看得出這是什麽吧?創意很好,不過手藝就...
本來沒打算在這兒消費的,但發現有家商店售賣這30厘米的限量發行JR山手線Kiiroitori,是我心儀已久的,而且才約¥2,500而已,簡直是不可思議哦!😲...只剩最後一隻,稍微想了想,下手吧!管他什麽還得搭夜車回関西,以及還有大半的行程,就這麽抱著回國。6個月前我們才從札幌抱了哆啦A夢電影裡的漢堡導演南下經東京回國,想不到這回又抱了那麽大隻肥鷄回國。後來發現澳洲郵購價錢竟達A$200! 本來,Rilakkuma的系列產品價錢都不便宜,多數人都鍾愛懶懶熊,而我則是喜歡這隻黃鷄。

3.44pm,乘搭地下鉄半藏門線前往三越前駅,車程12分鐘(¥200)。
在三越前駅下車,是想重遊日本橋。6個月前拍的照片實在令我失望,這回經過抽空補拍幾張日本橋的照片,那麽日本三名橋的照片我總算齊集了,雖然坦白説,日本橋已經跟當年模樣南轅北轍,加上還有條高速公路橋橫跨其上。不過我終究認爲日本橋是讓我贏得上回箱根行的原素,因此有份特別的感情。
牌匾下面的才是日本橋
早年的日本橋是木造的,現在的日本橋建於1911年,已經改爲水泥橋,同年並設置了「日本國道路元標」,為日本全國公路網的起點,即是東京與其他日本城市的道路規劃皆是以此處為起點計算。現在到羽田空港國際大樓(現在已經正名為第3搭客大廈了吧!)還可以見到舊日本橋的縮型複製版,另外江戶東京博物館也有。而上方的高架橋是爲了東京奧運會的交通便利而建,是1964年那届,不是2020年的。順帶溫馨提醒,若無必要,避免於2020年夏天遊日本,届時交通與住宿肯定負荷超重,影響旅遊素質。
日本橋的麒麟讓我聯想起東野圭吾的《麒麟之翼》
稍在日本橋逗留後,回到地鉄站,轉搭銀座線前往新橋駅,車程7分鐘(¥200)。
4.36pm抵達新橋,這時的東京也已經夜幕低垂了。其實原本我打算帶媽媽到新橋附近金春通り的金春湯泡湯的,但媽媽執意不肯,我也就此作罷,就在カレッタ汐留(Caretta Shiodome)欣賞夜景,順便吃個晚餐。
怎樣,漂亮吧?
每年冬季,カレッタ汐留都會有特別燈飾表演,營造出濃濃的佳節氣氛,是届時東京、甚至是全日本數一數二的燈火表演(其實全日本都有其地方性的燈飾,作點功課,會讓你的行程更爲精彩!)。表演時觀衆不能入内,演出後允許觀衆進入趨近拍照,而且是完全免費的。2015年是カレッタ汐留舉辦燈火表演的第10個年頭,深具意義!照片我是拍了很多,不過我想還是影片較能表達其意境。下面的連接是搜尋自Youtube的,不是我自己的影片:
看完燈火演出後先別急著離開,カレッタ汐留還有其他看頭。
乘搭高速電梯到46F的展望台(上升時不妨也留意電梯玻璃窗外的景色,很不一樣哦!),可透過落地窗觀賞台場及築地周邊夜景!同樣也是免費的。
台場彩虹橋
築地市場
勝鬨橋
不過カレッタ汐留的展望台僅有一小部分是免費的,大部分都在各餐館内,想欣賞其他角度就得消費了。即便如此,免費的部分也算視野不錯了。
カレッタ汐留46F
まるたけ本铺
味增拉面,¥870
5.30pm在カレッタ汐留的這家拉面店まるたけ本铺吃晚餐,我叫了¥870的味增拉面,媽媽叫了¥810的柚子塩拉面(ゆず塩らーめん)。我不太看得懂日本字,但我估計右圖左下角應該是說購買逾¥870的拉面送免費餃子,不過店家并沒給我送上。我想詢問又不諳日文,衹好作罷。接下來幾年,我多次前來カレッタ汐留都不再光顧它,後來店家也結束營業了。
坦白説,其口感也衹是中規中矩,也不足以讓我一再光顧啦。
6.13pm,乘搭地下鉄銀座線前往銀座,轉搭丸の内線回返東京駅,縂車程10分鐘(車資¥170)。其實搭JR會快和便宜些,衹是我們已經購買了地鉄1日券,就無謂多花錢了。
(東京地下鉄1天縂車資¥770)

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7F展望台
東京駅 + KITTE
回到東京駅,時間尚早,稍後晚上10.30pm才搭夜車前往京都,我也不急著領行李,先到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7F展望台看夜景。前文提到,6個月前媽媽和我就是在這兒欣賞東京車站飯店的夜景,當時媽媽還説想在這兒住上一宿,我還笑她癡人説夢,沒想回國不久就贏得飯店1晚住宿。這回,我告誡媽媽,這種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大概不會有下一次了。我是把話說早了,沒想到7個月後歷史居然重演,讓我嘖嘖稱奇!這又是後話,下一篇博文揭曉。
丸の内仲通
看完東京駅的夜景,時間也還早,我也有些意猶未盡,我們便前往附近的丸の内仲通欣賞整條街的火樹銀花。這之後時間也還早,我們就去KITTE繼續欣賞夜景。
從KITTE前瀏覽東京駅
話説,當時東京駅丸の内口還有工程,7個月後我們再來,這裡就呈現優雅的風貌,變得煥然一新了。
東京中央郵便局
KITTE在日本語就是郵票的意思,而這裡正是於2012年7月17日翻修完工的東京中央郵便局。日本全國的郵便局無論大小,都會售賣些有趣的商品,包括地區限定版明信片、與日本文化有関的精美商品,當然免不了貼上限量發行的標簽,極盡A錢的能事,自然也少不了一般的郵票商品等,是敗家的好地方。
我們抵步時雖然已經7pm,可是郵局内人潮還是絡繹不絕,我不好意思明目張膽拍照啦,所以焦點就降落在郵局售賣的可愛商品上。
話説,今年正巧是東京車站飯店100周年,我們卻沒獲得什麽具意義的紀念品,我很想將郵局售賣的這套立體砌圖買回家,奈何即便我騰出時間拼凑,我房間也沒多餘的空間存放。
日本猴年賀卡
另外,來年是猴年,日本每年1月1日就是生肖的交替,日本雖然跟隨西方國家采用新曆,可是卻不仿效西方諸國采用的星座。個人覺得沒使用星座是明智的,生肖較爲可愛,這一連串相關商品的背後經濟效應可是不容小覷啊!尤其是在創意及‘可愛’度方面,日本全球幾乎無人能及,當然價錢上也...
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
KITTE 6F也有個免費展望台,先來一張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的夜景照,這就是我們剛才拍照的地點。不過,來KITTE并不是爲了看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而是...
Tokyo Station Hotel
從這個角度拍攝東京車站飯店又有另一種美!衹是丸の内口前的工程實在有點大煞風景,不過不礙事,工程已經接近尾端,來年再來時這裡就呈現一番新氣象。
坦白説,東京車站飯店的風貌與周邊建築非常格格不入。當東京都迅速都市化時,飯店卻反潮流地維持明治氣息,因此初來東京的旅客若見到丸の内口與八重洲口儼然極端的外觀時,很難想象是同一所在,搞不好會重進車站,確認有沒有下錯站!
東京駅
拍這張照片時,我洋洋自得,很高興拍到多輛新幹線并排的畫面。最前面那輛還是MAX新幹線,是雙層的,我於2007年初遊日本時還能在東北新幹線搭到,不過今時今日大概衹能在往來新潟的上越新幹線搭到,而且據我所知也距離退役不久了。東京駅是JR的大本營,新宿大概一半一半,至於東京都的第三樞紐池袋則是私鉄大站了。而東京駅也是日本最多新幹線路的交匯點,記有東海道新幹線、北陸新幹線、東北新幹線、上越新幹線,所以在東京駅買/換車票有些頭痛,東海道新幹線的票不能與其他(JR東日本)一起買/換,兩者票務処有一定距離,當地人就不説了,初來東京的旅客常常排錯隊,浪費不少時間。因此,我常告誡初來東京的朋友,若非必要,避免在東京駅買/換車票,即使沒排錯隊,排隊的人潮往往是很長的,若無法在機場買/換票的話,有時我甚至寧願到品川或上野買/換。
這是KITTE 6F的展望台,面積頗大,視野也較新丸の内ビルディング遼闊,因此可見到的角度也較大,不過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爲了欣賞東京車站飯店而來。
KITTE Burdigala Stand
約7.40pm,看完夜景後,在這家Burdigala Stand喝咖啡消磨時間,也順便讓走了整天的雙腿休休息。一杯¥310,是有點小貴,然而...
這是同一棵樹哦,不同的是燈光效果
...見到KITTE大堂的聖誕燈飾...
我無法在人潮中拍攝沒被遮擋的影片,還是來欣賞官方機構提供的視頻吧:
不知在哪裏見到日本自稱為世界燈飾第一大國,我覺得這是名符其實的,因爲不僅僅在東京而已,全日本冬季不同時段都會有関於燈火的節目,差別大概僅限於規模大小,而且很多大概都是連我都未曾聽過的。以前常聼人説,春天到日本賞櫻,夏天看薰衣草,秋天賞楓,冬天玩雪。可是日本不是全國都有雪,現在應該改改,冬天看燈飾。在華人地區,燈飾可以用張燈結彩來形容,但恕我直言,百年如一日,不外是挂挂一些燈籠、營造一點氣氛而已。可是日本的燈飾則不落窠臼,很多是結合了視、聽、感,三方位,我這樣用文字形容或許有些難體會,但看過上面那段視頻後,或許能有一點領會。
這樣還無法體會嗎?那麽看看Naked吧(放心,不是限制級),或者從YouTube上搜索“Naked Inc.”(小心別打漏字,不然可能就真變限制級了)!還有另外一個是TeamLab。看過他們的作品後,你就會瞭解世界其他國家在燈飾方面的落後了。
我和媽媽一面喝咖啡,一面輪流拍照,大概8.45pm才心甘情願回東京車站飯店。先在洗手間梳洗,然後領回行李,9.15pm離開飯店前往高速巴士站。
我選擇在鍛治橋的車站乘搭夜行高速巴士前往京都。要説,新宿會有更多高速巴士往返関西,衹不過我們投宿在東京駅,走來鍛治橋衹有700米脚程(我們拖著行李,加上媽媽走得慢,所以才花上30分鐘),自然無須捨近求遠。正確地點就在鍛治橋跡後方的丸ノ内鍛治橋駐車場,至於這鍛治橋大概是江戶時代的橋梁,現在是不存在了。据知二戰之前的銀座一帶有許多河流與橋梁,但戰後留下大量的灰燼,爲解決這嚴重的環境問題,便將這些灰燼投入净化困難以及沒有航運價值的河道中掩埋,之後土地經售賣,用以重建東京。
鍛治橋車站
很考驗站功!
鍛治橋車站看起來像個臨時車站,亦或是大型停車場,若不是見到幾輛高速巴士,實在難以想象這會是東京的高速巴士站。這裡大致上沒什麽遮蓋,若遇上雨天就會有些麻煩。而且由於很多巴士也以這裡為接送點,又沒有即時液晶顯示屏,所以搭客僅能靠猜測正確的時間,上前詢問是不是正確的巴士,若不諳日文的話,那保重了。當然,如果確認巴士公司的標志會將範圍縮減許多,另外請務必打印出預定車票的電郵,上面會印有巴士編號(請注意,這跟巴士車牌號碼是不同的),向司機確認才上車。司機手上也會有份搭客名單,並會在搭客上車前告知座位號碼,對號入座。之前在大阪上車由於有液晶顯示屏告知停車位,後來在廣島因爲那車站就那麽一輛巴士在指定時間出現,兩者都比這回簡單得多。若還是擔心的話,那麽建議從新宿車站上車應該會較有系統化,安心得多。這裡人多車多起來會有些混亂。
我特意提早抵達,沒想早了45分鐘,這裡沒什麽歇脚処,站著頂著冷風吹。
S6122
我們的巴士是S6122,行程寫著東京・横浜・川崎・千葉・甲府⇒大阪・京都・神戸・滋賀・和歌山,但是不像是順序的。我知道巴士從迪斯尼樂園前來(千葉縣),不太可能又回千葉。而大阪距離東京又稍爲比京都遠些,滋賀又比京都近些,理論上應該是先到滋賀、京都才續程大阪。
我們10.25pm上車後(座位1D),我已經累了,朦朧中見到巴士停靠横浜YCAT,之後睡得像豬,約11pm入眠,直至隔天清晨。


第6日,2015年12月8日,星期二
Expasa多賀
早晨約6.10am,起身時剛好在Expasa多賀,這裡已經是滋賀縣,近彥根。
這是我們最後一段夜車車程了,我開始喜歡上這種行動方式。夜車上雖然沒有洗手間,不過每2小時會在休息站停靠,重點是省了住宿費,而且3天的車票(當時)才¥10,000而已,省了超多的。我也享受逛這些休息站,偶爾能發現一些便宜或有特色的土產,雖然夜間很多附屬店家可能沒營業。
京都駅(八條口)
約8.05am,終於抵達京都駅。我們下車処是近鉄出口前(八條口),我們需要走過烏丸口(中央口)前往今晚投宿的Kyoto Hana Hostel.
京都駅
京都駅中央口
京都駅中央口
這是我第2次前來京都。還沒前來京都之前,我一直以爲京都駅會是個古色古香的車站,沒想出了閘一看,驚訝得眼珠子幾乎都突了出來,千年古都怎麽成爲現代化的模樣?這跟印象中的京都有很大落差。
當今的京都駅屬第4代,於1997年建成,出自建築師原廣司之手,其較爲知名的建築就是梅田スカイビル(第一天我們去的那個)。現在的京都駅曾贏得日本第40回建築業協會賞,雖然室内設計是很美觀,可惜我覺得是失敗之作,無法協調京都聞名的古樸,若換做現在的隈研吾(當時不過剛出道),其風格可能會更爲適合。但話説回頭,後來我發現,第2代的京都駅還有舊日本氣息(畢竟是大正年代的產物),到了1952年的第3代實質上已經與古樸漸行漸遠了。在我看來,現在的北海道旭川駅(内藤廣設計)比京都駅還來得像京都,但我瞭解這麽大的京都車站若是整個外觀追求復古也許會花上一大筆資金,不過至少能像旭川駅一樣在室内裝飾上做些什麽吧?看看現在的東京駅,至少還有辰野金吾的部分設計在撐著,保留著明治時代的風華。
京都駅中央口)旁的Hotel Granvia Kyoto及京都劇場
Hotel Granvia Kyoto連結著車站,是最靠近京都駅的飯店,若想透徹玩轉京都及周邊城市的話,是住宿的不二之選(這是西日本鉄道公司的產物,我不是在賣廣告,此趟旅行沒獲得其公司任何贊助),尤其是想前往伏見稲荷大社、天橋立、滋賀縣的話,這裡是中轉樞紐,又不必擔心壞天氣,但一分錢一分貨,價錢屬中價碼。不過若行程集中在京都市區的烏丸、河原町一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京都塔
佇立在京都駅前的京都塔可算是半個京都地標,説是半個那是因爲除了清水寺、金閣寺、伏見稲荷大社、祇園等的鋒芒都蓋過它之外,若純粹以塔而言,其知名度又遠遜東京塔、大阪通天閣、札幌電視塔,不過卻有著世界最高的非鋼建築的名堂。白天看京都塔可能會覺得平平無奇,但到了夜晚亮燈時就顯得光芒耀眼了。在上面也可瀏覽京都市的獨特風景,別有一番風情。
去飯店寄放行李途中經過的東本願寺
Kyoto Hana Hostel
這家旅舍有個很祇園的中文名「京都花宿」(Kyoto Hana Hostel),跟我們之前住過広島那家份屬姐妹店,距離京都駅中央口大約有400米之遙,不過躲在巷子内,若不是事前做好功課還真有些難找。我們拖著行李大概走了5分鐘。旅舍除了客房之外,其實主要還是提供宿舍床位,並也有著厨房、廳堂等共享空間讓住客們交流。此外也提供自助式洗衣機、烘乾機,以及提供租質脚車等服務。
我們到前台辦理入住手續時遇上一個很冷漠的女接待員,不止笑容從缺,多問一句就好像我欠她幾百萬的嘴臉,并讓我填了張入住表格,用很不客氣的口吻指示我自己將行李搬去儲藏。我從來沒有要飯店員工替我搬行李的想法,另一個原因是我不想給小費,所以一向來我都是堅持自己搬,她不出聲還好,給她這麽一説,我心情就不漂亮了。當時網絡上有關於京都花宿的評論,好壞參半,偏偏我倒霉碰上壞的那個。不過當晚我們回來時碰上的前台接待員態度就好多了,這是後話。話説,在我寫此文時也隨手上網查了查,旅舍近來的風評好了很多。强烈建議訂什麽飯店之前上Tripadvisor查詢風評,客觀地分析,這樣旅行才會比較寫意,不用參考什麽書籍。我曾經讀過一本台灣知名旅遊作家關於日本飯店的書籍,看了一遍後我就覺得是垃圾,原因無他,因爲你住過一、兩次就出書大談飯店的素質,什麽態度佳啦、窗景好啦、房間乾净啦等等,屁啦,下一個客人入住的時候條件就不一定一樣了。這類書籍還未出版就已經有著那麽多不確定因素,卻又那麽多讀者慕名購買,真不知有什麽收藏價值?畢竟除非是家庭式飯店,一般員工都有流動率,因此服務素質不儘相同,此外多數時候飯店至少有兩面,沒包票你一定看到同樣的窗景,今天就是這種情況。

選擇京都花宿的原因就在於其靠近京都駅的優勢,那麽我們退房前後都可以免費寄放行李,此外可以讓媽媽體驗和式客房(雖然幾天前在広島花宿也算體驗過了),旅舍的收費也合理,比烏丸的東橫便宜,衹是不像東橫那樣附送早餐,但早餐不重要啦。
關於旅舍的詳細介紹我隨後敘述,總之我們將行李置放好之後就出門了。

約9am,返回京都駅兌換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Kansai Wide Area Pass, 5D)。目前関西的火車券還是要連日使用的,不像JR東日本某些火車券那麽有彈性,其實京阪神這個區域就是個值得多呆幾天的地方,要如何充分使用鉄路周遊券是很大的學問。話説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8,500而已,很超值,若説缺點的話,就是不能坐指定席。實際上,這天我們不會使用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是由於隔天一大早就會出行,不想耽誤明天重要的行程才提早一天兌換,早一天兌換無妨,因爲是可以指定從哪一天開始使用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的。整個兌換過程花了我們大約30分鐘(明天我可沒有這種奢華時間!)。
京阪本線伏見稲荷駅前的參道(深草一ノ坪町)
下一站,伏見稲荷大社。我們乘搭9.40am的京都市バス南5號到「稲荷大社前」,車程15分鐘,車資¥230。
京都巴士1日券(當時¥500)
其實搭JR的話,車資僅需¥140。但是我這麽精明,所以在巴士上購買了京都巴士1日券,畢竟今天一整天都在京都市跑動,要省錢的話,巴士絕對是最佳選項,沒有之一。
本町通り
到了本町通り,可以見到朱紅色鳥居,意味著伏見稲荷大社即將進入眼簾。今天周二,沒想清晨還是很多遊客的。
這已經是大社入口前了,人群絡繹不絕,想拍專屬個人照...難。
伏見稲荷大社樓門
伏見稲荷大社可以説是京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由於其境内的千本鳥居常成爲月曆及電影背景而廣爲人知。實際上,神社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和銅4年(711年)的產物,也是現在全日本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顧名思義,稻荷神社古時是農民祈求豐收的神社,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逐漸涵蓋其他商業。
伏見稲荷大社除了托千本鳥居的福而名揚四海之外,其樓門也有著顯著的典故,相傳是豐臣秀吉因爲感謝母親從大病中痊愈而捐贈的,並充滿著安土桃山建築的風格。
神社採開放形式,範圍頗大
鳥居形狀繪馬
來到伏見稲荷大社自然是爲了看千本鳥居,但是這張照片卻是2008年拍的。因爲這回等了10來分鐘,還是無法等到完全沒人,所以這裡附上舊照片。自己來的話倒是不介意等下去,可是帶著老媽來就不好意思讓她等候了。
我最近才知道正確的走法是右進左出,當時我是選最少人那條走。
話説伏見稲荷大社的鳥居有上萬座之多,千本鳥居還衹是冰山一角,卻是最美麗的。大部分朱紅鳥居都是信徒奉納的,參拜神社心願達成後,這些信徒就會奉納鳥居作爲謝禮。望著這密密麻麻的鳥居,我想這大概可以理解為伏見稲荷大社有多靈驗了吧!
但是這裡的鳥居并不是神社有史以來就有的,據瞭解其實是明治時代開始的產物。我不敢説日本曝光率最高的鳥居就是千本鳥居,不過跑不出頭2名啦(另一處就是日本三景嚴島神社大鳥居),近年來名聲崛起的還有山口縣元乃隅神社,還有我個人很推薦的茨城縣大洗神磯の鳥居。
穿過千本鳥居之後,還有個小小的神社--奧社,這裡的繪馬是狐狸形狀不出奇,但是虔誠的來客還給繪馬畫上可愛的繪圖就充分顯示出日本人的創意了(當然也有些是外國旅客的作品)!
稻荷神社除了有很多鳥居之外,其次就是狐狸。相傳狐狸能驅走破壞農作物的野兔、田鼠等,順理成章就成爲稻荷神社的代表動物。
很多時間不充裕的遊客走到奧社就折回了,我上回亦是。我問媽媽還要繼續往前嗎?她說既然都來了,就繼續探索吧!
再攀坡約10來分鐘,竟然還別有洞天!宛如一個小鎮似的。這裡除了又有些神社,還有小食店。
伏見稲荷大社的神域極大,我們逛到約11.20am就下山了。我在京都市衹預留1天時間,接下來還有好多景點要去。
接近中午時分,我們連早餐都還沒吃呢!本打算回參道隨便找家餐館,可是見到路旁這流動攤位的炒蕎麥面才¥500哩,還等什麽?
我很吝嗇衹買一包和媽媽分享,但攤主則毫不吝嗇,給的分量連餐盒都無法合起來,意思就是要我們當場解決麽?無論如何,我正有此意,我們都肚子餓了啦,就在附近隨便找張石凳坐著吃。熱騰騰的,而且醬料又豐盛,好吃又值得。其實一整天在外頭跑,最好不要吃超過7分飽,省得腸胃不適還得找洗手間(説實在,日本洗手間其實還好找,也相對乾净。其他國家的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所以這條慣例在什麽國家都通用)。另外,在日本我的原則是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寧可少吃分量,也要多嘗試其他小食。畢竟不知下回有沒有時間和機會再來,多嘗試一些食物是好的。
飽餐一頓之後,我查了查巴士時間表,「稲荷大社前」車站巴士要等相當久,爲了節省時間,我們就走到700米以外的「勧進橋」車站,搭12.08pm的81號巴士回京都駅(車程10分鐘,車資¥230)。
鞍馬口通り
到了京都駅,我們再轉搭12.45pm的Exp 101巴士前往金閣寺道(車程43分鐘,車資¥230),下車後,往回走到鞍馬口通り見到上圖這家よーじや金閣寺店,右轉就會見到鹿苑寺入口。鹿苑寺也就是金閣寺的原名。
招喜屋
よーじや隔壁這家招喜屋售賣很討喜的小錢包,日本人真的創意滿分!
きぬかけの路
金閣寺的入口就在這條きぬかけの路與鞍馬口通り的交界處。進門之後,再走上約莫20米,就能見到金碧輝煌的金閣寺了(¥400)。話説這金閣寺的門票看上去好像是一道符哦!
金閣寺的美,足以讓任何照片顯得出色,可是我還得坦誠若湖水更爲平滑而映出倒影,還有屋簷披雪的話,那才是金閣寺最美的時候。不過京都市即使在冬天也不常下雪,想見到夢幻中的美景可遇而不可求!
金閣寺背面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金閣寺最早完成於應永4年(1397年),現址原為鎌倉時代西園寺家所擁有的宅邸。應永元年(1394年)足利義滿以位於河內國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獲得這塊地,并開始興建宅址,將其稱為「北山殿」,其中用作修禪的主要核心建築「舍利殿」由於建得金碧輝煌,當時的人就已稱其為「金閣殿」。而義滿死後,其子遵照他的遺願,勸請夢窗國師開山,將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為禪寺,並以義滿的法號命名為鹿苑寺。所以金閣寺衹是俗名,正式名稱反而是較少爲人知的鹿苑寺。
在之後的應仁之亂中,鹿苑寺境內大部分的建築物都遭到焚燬,只有主建物舍利殿得以倖免,成為北山文化唯一的建築遺址。可是在昭和25年(1950年),舍利殿因為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而完全燒毀(金阁寺放火事件),放在殿中供奉的經書、足利義満木像、觀音菩薩像等也一同化为灰燼。現在的金閣寺是昭和30年(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的,隨後又於昭和62年(1987年)重新將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全面換新,成爲現今的樣貌。
不説不知,金閣寺的三層建築其實融合了三種不同的風格,1樓為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2樓為鎌倉時期的「潮音洞」、2樓則爲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三種風格竟出奇融洽地結合,實屬罕見。
金閣寺陸舟の松
我們在金閣寺呆到2.25pm離開,接著乘搭2.33pm的204號巴士前往銀閣寺道(車程32分鐘,車資¥230)。
哲學の道
銀閣寺道車站距離我們要去的銀閣寺有約700米的距離,沿途會經過在櫻花季很有名的哲學の道,不過我覺得,即使非花季,就算美感打折,哲學の道還是道很有詩意的小徑,一旁還有好些高價碼餐館,排隊人潮還真不少呢!
銀閣寺入口
銀閣寺
到了銀閣寺,我卻在門口停住脚步。銀閣寺正在進行局部翻新!實際上,我對銀閣寺的興趣並不大,遇上其翻新,我又不知道有什麽程度上的限制,還得付¥500入門費,這宗交易有些划不來啊!説得難聽些,銀閣寺(又名「慈照寺」)其實是爲了對應金閣寺而約百年後所建,而且其銀閣并沒有漆上銀箔,賣點僅是寺院範圍内的日本庭園,當時接近3.25pm,許多寺院約5pm就關閉,如果在這兒浪費太多時間反而會影響下一個景點,所以我到門口就停步回頭了。
3.37pm,我們在銀閣寺前乘搭100號巴士前往清水道(車程23分鐘,車資¥230)。距離黃昏衹有那麽一丁點時間,不難猜我下一個景點是哪裏。沒錯,就是清水寺。
清水坂
清水坂
我們在清水道下車後,還得走上約1公里的參道清水坂,不過一路上都有好多店家,其中有些小食店還有得試吃,沿途也不會無聊,但是這清水坂説是萬頭攢動寸步難行還真不是誇張。走上25分鐘,終於抵達清水寺大門(¥300)。
清水寺
清水寺建於宝龜9年(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由奈良子島寺僧人賢心(後來改名延鎮)所創建。後來因為多年來的戰亂及災害受損,現在的寺院乃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1633年重修。
清水の舞台
當下正處於晚秋與初冬的交接,沒想到還能遇上清水寺的楓紅,仔細看看,清水寺的香客與旅客站滿整個清水の舞台,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在我看來,清水寺還有個很有趣的地主神社,不過媽媽不想多攀幾段石階,衹得作罷。我們逛到4.55pm,很可惜時間不夠,也該下山了,又得走那條水泄不通的清水坂。
法觀寺
本來我想去八坂神社的,雖然離清水坂不遠,可是走到的時候天色都黑了,只得打消主意。
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也算是京都有名氣的神社之一,每年夏季的祇園祭(日本三大祭)就在這裡舉行。八坂神社位處於祇園附近,這一帶可說是京都夜晚的精髓。
隔兩條街就是祇園的花見小路,這個時候常會有歌舞伎串場,但是若沒有門路的話,一般上這些歌舞伎是不應酬外國人的,所以對旅客來説,在祇園能拍到歌舞伎的背影就算幸運了。而這些歌舞伎也是爲了討生活需要趕場,遠遠拍照就好,切莫耽擱她們的時間。
壹錢洋食
若拍不到歌舞伎,那我建議前來四條通り的壹錢洋食,這裡有位和服美女,任拍!
壹錢洋食
壹錢洋食的活招牌其實是這個被狗咬掉褲子的小孩。我是很想在這兒吃晚餐啦,只是我們不吃牛肉。
南座
OIOI
我們最後在高島屋買了飯盒回旅社吃。
在街上,我收到當地民衆派發的紙巾,是宣揚反戰訊息的。我不是幫日本洗白,不過現在的日本不同往日了,在民主制度下人民享有思想與訊息自由,雖然教科書還是纂改的歷史,至少懂得外語的話,還是能夠上網瞭解歷史與時事,不像現在某些軍事强國積極對自己人民洗腦,并且限制人民瀏覽國外網站,開歷史的倒車。唉!世上沒有永遠的好人,也沒有永遠的壞人。
6.55pm,乘搭205號巴士返回京都駅(車程9分鐘,車資¥230)。話説,在烏丸的巴士站還真不好找,因爲巴士路線太多,不是每個站都停的,所以有些複雜。我還是得問人才找得到對的巴士車站,忘記是巴士公司還是觀光人員有派人在市區指引遊客該如何搭車,著實貼心。京都搭巴士蠻貴的(好在我們持有巴士1日券),可惜地鉄和其他鉄路系統涵蓋不夠全面。
Hotel Granvia Kyoto
京都駅前(中央口)
下了車,就直接走回旅社。
這總結了我們今天的行程,涵蓋了第一次來京都絕對不可錯過的精華,但很可惜僅是蜻蜓點水。其實若不是媽媽想上稲荷山,時間尚可鬆動些。在此給初次遊京都的朋友一個建議,若時間充裕,最好不要將伏見稲荷大社與京都市其他景點安排在同一天,這是花時又累人的。京都市主要景點都散佈在京都駅北方,唯獨伏見稲荷大社是在京都駅南方。
ロースとかつ弁当,¥524(稅込)
這是我今晚的晚餐。日本的弁当都會有賞味期限,連時間都很講究,像我買的這盒ロースとかつ弁当就列明到今天的22:06hr,而食物市場爲了清貨就給予¥100折扣,連稅才¥524。另外我還買了鮮奶,吃完晚餐後,和媽媽下樓到旅社厨房喝(室内沒有杯嘛)。跟広島花宿一樣,京都花宿的厨房也有提供免費紅茶和咖啡。
好了,接下來介紹京都花宿。
接待處前
前文提到,京都花宿也和広島花宿一樣有提供投幣式洗衣機(有免費洗衣粉)、烘乾機,所不同的是京都花宿的是置放在大門外。我們當晚是沒洗衣服,不然若需要換鞋會稍嫌麻煩。
由於室内鋪著榻榻米,所以進入京都花宿時需要換上提供的膠鞋。前台有好多旅遊資訊供索取,另外也有一台iPad可供免費上網,而全室也有免費的無綫網絡連接。有一點很重要,京都花宿並沒有電梯,雖然京都花宿最高也不過3層樓,但行動不便人士務必注意。
休閑室
這是接待處旁邊的隔間休閑室,有電視、販賣機、電腦等,供投宿者交流、休閑。
厨房
京都花宿的厨房簡潔乾净,應有盡有,包括微波爐、冰箱、電水壺、電子爐等,就連杯碟刀叉也一應俱全。不過請投宿者自重,用完請自行清理及物歸原處。
使用冰箱,請在物品包裝上注明姓名、房號、及退房日期,方便旅社員工定時清理。然後,這兒的咖啡、紅茶也是任取,還有煮咖啡器。我在歐美國家也住過宿舍,從未遇過比日本更好的。
1樓洗手間、浴室
2樓洗手間、浴室
京都花宿1樓僅作爲接待、2樓是宿舍、3樓是客房,由於客房多是附有浴室的,所以3樓沒有共用浴室。而這裡的浴室也毫不含糊,該有的沐浴用品都有提供,地面也清潔,不會過於潮濕。
大略介紹過旅社的共用空間,接下來該輪到我們的客房了。
308號房
我們入住的是308號房,房間不大,中間就有好大一張茶几,角落頭置放著小型液晶電視、紙燈籠、吹風筒、紙巾盒等。晚上睡覺時,還得將這茶几挪一挪。
房間另一角就是床褥,在這種便宜的旅社一切都得自己來,別下樓找員工幫你鋪哦,否則一定把對方笑個半死!説實在,我自己是不會鋪啦,隨便拉出來睡一個晚上就算了。
房間附設的浴室還有浴缸,不過我晚上洗澡一半,水溫忽然驟降,趕緊隨便洗完,也不敢泡澡了。另外,牙膏、牙刷、毛巾都不供應,毛巾可向前台付費租用。
沐浴用品
厠所和浴室在不同空間,但是馬桶沒有免治。
另外,房間外面還有可上鎖的儲物櫃,供住客入住前或退房後暫時儲存行李。
以上就是京都花宿和308號房的簡單介紹,是晚約12am入眠。


第7日,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6am起床,匆忙收拾行李,寄放在室外的上鎖儲物櫃,7am退房,不過由於10pm到隔天早上8am之間也是前台人員休息的時間,我需要按鈴通知職員出來,接待我們的是昨晚前台那位Emiko,她是比較笑容可掬的。2019年我又上京都花宿的官網,她還在哩!
7.15am,走到京都駅,今天我們要去丹後半島的天橋立。
Ltd Exp Kinosaki 1
我們乘搭7.32am的Ltd Exp Kinosaki 1出發!
京都花宿沒附早餐,這是我買來在車上吃的
天橋立雖然是京都府景點,但是直透班車少之又少,最早發的直透車Ltd Exp Hashidate 1(9.24am)抵達天橋立時已接近中午,對於晚上要投宿姬路的我們來説,會剝奪不少呆在天橋立的時間。所以只得搭前往福知山或西舞鶴的早班列車,再轉搭丹後鉄道前往天橋立。當時(2015年)的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并沒涵蓋丹後鉄路的車程,需要另外購票前往,不過問題在於有時轉車時間僅有幾分鐘,不知是否足夠購買車票?當時若在福知山轉車的話,我們僅有6分鐘的轉車時間,在不清楚月台與月台之間的距離,加上老媽的年紀可能有些難度,我衹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到西舞鶴轉車,雖然這樣會比經由福知山遲上47分鐘,不過至少在關鍵的西舞鶴駅我們會有20分鐘時間轉車,而且西舞鶴駅比福知山駅小,斷不會比福知山走更遠吧?
京都 → 綾部 → 西舞鶴 → 天橋立
JR舞鶴線
8.38am準時抵達綾部駅(¥2,290),需要轉JR舞鶴線前往西舞鶴。這段行程隸屬西日本鉄路,無需另外買票,有13分鐘時間轉車綽綽有餘了。8.53am乘搭JR舞鶴線前往西舞鶴,車程20分鐘(¥320)。
在西舞鶴駅轉丹後鉄路衹需跨過月台
抵達西舞鶴後,本來以爲需要出車站再轉搭丹後鉄道,發現原來不必,衹是換個月台,在月台上的轉車口可當場向工作人員購票即可,快捷方便。
Kyoto Sea Area Pass 1 Day
我們購買的是這張「京都海域1日券(¥1,600)」,這張乘車券或許能夠在京都直透天橋立的列車上購買,除此之外無法在抵達丹後鉄路車站之前購得(要不然我們就有足夠時間到福知山轉車了)。不要混淆另一張¥3,090的「天橋立まるごとフリーパス」,後者涵蓋的範圍實際上也沒多出什麽,我衹要知道前者涵蓋丹後鉄道全線(西舞鶴 → 天橋立 ¥640)、天橋立兩岸的脚車租質(2小時¥400)、往來天橋立兩岸的汽船(片道¥600)、傘松公園的纜車/吊車(往返¥660)、還有部分路線巴士,這樣對單單旅遊天橋立的旅客來説就足夠了。要注意的是:欣賞天橋立有種很特殊的方式(容後解説,但我覺得要去天橋立的遊客大概都已經知道了),可以在天橋立側(文珠區)的天橋立ビューランド(Amanohashidate Viewland)或府中側的傘松公園瀏覽,但是我們購買的乘車券僅包含傘松公園的纜車/吊車票,反正橫竪都要過對岸的,而風景方面應該大同小異啦。
後記:Kyoto Sea Area Pass已於2016年12月走入歷史,之後發行的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関西&広島地區鉄路周遊券、関西&北陸地區鉄路週遊券都可免費乘搭丹後鉄路。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西舞鶴。
一般遊客大概不怎麽會來這兒,這裡比較知名的有舞鶴海鮮市場、舞鶴紅磚公園等。有時間的話可以過去看看。
抵步時月台上停著這輛很可愛的列車,真想立馬跳上去。但直覺告訴我列車上的目的地標著「西舞鶴」,這不太對頭,還是等等看。
Ltd Exp Tango Relay 1
果然,不久本尊Ltd Exp Tango Relay 1就登場了,車頭標著終點站「豊岡」,但兩者同時共用一個月台,著實容易讓人混淆。
Ltd Exp Tango Relay 1
9.37am,Ltd Exp Tango Relay 1啓程前往天橋立,這輛算是特急列車。
栗田湾
栗田湾
フィッシングセンター 海友(宮津湾)
雖説Ltd Exp Tango Relay 1是特急列車,但是丹後鉄道深知這條鉄路的特點,就是沿途明媚的海景,當列車經過某些路段時會放慢車速,仿佛告知遊人丹後半島的美景。所以說,一般來説要快的話選擇福知山路線,要欣賞美景的話毫無懸念選擇西舞鶴。
宮津
沿途會經過宮津駅,這是丹後鉄路的大站,由福知山始發的列車很多會以此為終站,轉搭豊岡方向的丹後鉄路前往天橋立。
天橋立駅
過了宮津駅約莫10分鐘光景,就抵達天橋立駅了,這時已經10.20am。
天橋立駅外觀
天橋立駅内觀有點舊,不過外觀顯然近年才剛翻新,畢竟是景點車站,外觀與設計都花了些功夫。
智惠の湯
天橋立駅旁有家智惠の湯,有些票券能免費泡湯,要不成人票價¥700,有興趣的可以到車站内的觀光案内所等処索取優惠券,能折扣¥100。
天橋立
雖説是平日,但天橋立畢竟是日本三景(也是最難前往的,從最靠近的新幹線車站前往最快也要2小時,班次又少!2016年12月前還得另外支付JR以外的交通費。),可是車站外卻沒什麽人氣,難怪這條鉄路接連轉手,從JR到丹後鉄道,最近又轉讓Willer Express(沒錯,就是那家高速巴士公司),但保留名稱。
圖片來源:天橋立官網

智恩寺
要前往天橋立這道沙洲,出了車站右轉,在下一個路口左轉,過了智恩寺就看到了,脚程也不過幾分鐘。
智恩寺前攤販售賣栗子,原來丹後還是盛產地!
小天橋 (廻旋橋)
天橋立是由於地殼的推擠作用,在海上形成一個天然沙洲地形,硬生生將宮津湾劃出個阿蘇海(和熊本縣的阿蘇火山沒有關係),而這道迴旋橋(背景中間那座)就在船隻需要通過時能做90度旋轉。据知每星期日11am - 3pm之間的整點會旋轉讓船隻通過,歷時約3分鐘。
天橋立觀光船棧橋
這裡是天橋立觀光船棧橋碼頭,也提供脚車出租服務。要到對岸的府中傘松公園除了可以乘搭觀光船(片道¥530,往返¥960,班次30分鐘,航程12分鐘),也能騎脚車(可選擇在對岸歸還),當然也能步行前往,雖然也可以搭巴士,不過路程得繞一大圈,還是船快得多,所以當地居民很多都有自己的船隻,才匯生了伊根舟屋這樣的景點。不過伊根距離天橋立還是有點距離,所以此行不做考量。
我原本的打算是騎脚車過海,但是媽媽騎沒幾步就宣告放棄,我又不想錯過體驗沙洲的機會,就衹好步行過海囉!於是我厚著臉皮灰溜溜地歸還脚車,碼頭職員還有點詫異,以爲脚車有什麽問題,我衹得向他道歉,比手畫脚描述媽媽不會騎啦。
小天橋
阿蘇海
過了小天橋就是天橋立沙洲,其實這是道很好的散步道!這道天然的沙洲種滿樹叢,是一道隔開了日本海與宮津湾冷風的屏障,所以好多候鳥聚居在較暖和的阿蘇海。
天橋立觀光船棧橋
大天橋
大天橋
既然有小天橋,那麽自然有大天橋。不同的是這道大天橋是無法旋轉的,過了大天橋後有一大片松原。
天橋立沙洲上的花卉
智恩寺的傘簽
這個有點玄,一般來説在日本求到好簽都會帶回家,不好的就挂在廟宇請求神靈化解。可是原來松樹的日文發音為「まつ」跟「等待」的日文發音一樣,所以就是期待「大吉」到來的意思。
宮津湾
天橋立的候鳥
名水百選--磯清水
阿蘇海周邊民居,仔細看能看到船屋哦!
阿蘇海上的候鳥
夫唱婦隨?兩個一起給我看屁股!😆
雙龍の松
這雙龍之松本應是天橋立其中兩棵知名的松樹,可惜於2004年被颱風吹倒,原木就這樣留在當地讓遊客瞻仰,大概又在原地植上了新樹吧!話説這天橋立沙洲據説植有逾8000棵松樹,可能比日本三景另一處的松島加起來還多呢,看來這名頭該對換了!😆
要是我能常在這兒跑步,該有多舒爽啊!
看到菜園意味著已經接近民居了
看到觀光船,那一定是府中的一の宮碼頭了,後方就是傘松公園吊車,這就是沙洲的另一端了,我們從11.10am走到12.20am,整70分鐘哦!
一の宮駅
奇怪,另一邊稱爲棧橋,這邊稱爲駅?
無論如何,這裡也一樣,除了是碼頭,也提供出租脚車服務。
元伊勢 籠神社
在碼頭前方不遠,有座元伊勢籠神社,主祭神是彦火明命,也即天照大神的孫,另外也供奉豊受大神、天照大神、海神、天水分神等神祗,是丹後地方地位最高的古神社,據說伊勢神宮是從這裡遷移的,所以稱爲元伊勢籠神社,至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哦,而伊勢神宮則是於西元4年才建的。前往伊根舟屋的話,可以從這裡搭巴士前往,車程約30分鐘。搭船到這裡,再轉巴士的話會比從天橋立駅直接搭巴士前往快半小時。當下先行後置,若回程尚有時間再來拜會。
にしがき 府中店
這時已近12.30pm,我們幾片麵包的早餐老早消化殆盡了,該是時間找午餐了。正巧附近就有這家超市,就進去隨便買些便當之類的。
一夜干しさんま開き弁当
買了這盒弁当,連稅¥430,蠻便宜的。這種價錢這種份量在我的國度無法找得到,也絕對不會更加新鮮,擺設的美感更是不在話下。
另外還買了這些...
飽餐一頓後,恢復氣力去傘松公園了!
松寿庵(府中駅前)
在にしがき 府中店對面有家松寿庵,沿著其旁邊的小路上坡就是府中駅,是傘松公園山脚的纜車/吊車站。
府中駅
今天雖然天氣還不錯,可是也算步入冬季了,這個季節衹有纜車還在運行,登山吊車則已經停止服務,待來年3月復駛。所以雖然想一程乘纜車,一程乘吊車,終究還是往返都乘搭纜車,價錢同樣為片道¥330,當然我們持有京都海域1日券可以免費乘搭,車程約5分鐘光景。
登山纜車外觀
登山纜車内觀
纜車有點舊,内部還挂上很多天橋立周邊的照片,沒有廣告哦!還有,別看今天是平日,雖然班次每隔15分鐘,還是蠻多乘客的。
登山吊車
感覺吊車更爲舒適刺激,視野也更佳,可惜冬季停駛。
天橋立
要欣賞天橋立最佳角度一定要從高處觀賞....
股のそき台
...而且要這樣欣賞!
我們抵達傘松公園時,還沒有遊客倒看天橋立,所以當我教老媽站在石凳上,張開腿,彎下腰,然後從胯下看,我猜想她心裡一定在想這家伙在耍什麽花樣...哈哈!
不過媽媽還是乖乖照辦,後來其他遊客也跟著有樣學樣。如果這時候有外星人窺看地球,它們一定誤以爲這是地球人打招呼的方式!
這也是天橋立獨特又難欣賞的地方,腰力差一點還真是無法欣賞,所以説天橋立是日本三景中最難欣賞的,一點也不爲過。
那爲什麽要這樣欣賞呢?是這樣的,倒著看的話,就好像由沙洲銜接著的天與地倒轉過來,有種人間可以攀上天堂的感覺,這應該就是天橋立日語中的意思。不僅在日本,環顧全球景點必須這樣欣賞的,大概也衹有天橋立了。
到此,我總算是把日本三景都親身看過了。
這是我倒身拍的影像,不是單純將照片反轉哦!
かわらけ投げ
這個有點像一些日本神社的投擲玩意兒,那個圈圈應該是模擬天橋立的標志「智慧の輪」,照著指定手勢順利擲入圈中的話就會有好運,3枚¥200,凴良心將費用置入小錢箱内,要不然即使擲入神靈也不庇佑哦!哈哈~我有投入幾個,不難投啦。
另外好像在小賣店達到¥1,000以上的消費也有附送。
冠島沓島遙拜所
往後退幾步,就能見到這冠島沓島遙拜所,大意是指這個方向能遙望冠島與沓島這兩座小島。古時若峽灣的居民將這兩座島嶼視爲神明彥火明命及其妻子市杵嶋姫命降臨的島嶼,并認爲這兩位神明會保佑出海的船隻,並庇佑夫妻圓滿、閤家平安、事業有成、學業進步、財運亨通等。島上有沒有其神社我不得而知,但是基本上是沒人居住的,不過既然這裡有座鳥居,不妨拜拜一下吧!
離開天橋立之前,再來兩張照片!
在小賣店見到這可愛的火鍋,好逼真噢!
上文提到冬季期間吊車停駛,上山也就罷了,但是若能乘搭吊車下山,可以想象那開闊的視野會比上山還來得精彩。
我們僅在傘松公園呆30分鐘就下山了,這時已是2pm,由於晚上還得趕往姬路,實在無法多做停留。
府中駅前
上山時心急從傘松公園看天橋立,下山時才抽空看看府中駅周邊店家的商品。老媽在這裡看到很多吊著售賣的柿子乾,買了一大串吃得津津有味,即使時至3年後我落筆的今天還是對這兒的柿子乾念念不忘,一直嚷著要回來天橋立買。無奈至今我還是沒能再將天橋立納入行程,可見前來的困難。單單是車程往返京都要上6小時啊(幸運往返搭上JR橋立號的話或許還能控制在4小時以内,但班次少得可憐)!不知網上哪個笨蛋說天橋立是日本三景中最容易來的(總不能説一下車,轉趟纜車就能欣賞了,還得把從機場或大城市前來的時間算在内啊)?
另外,也買了栗子雪糕給老媽吃。
左邊那一大袋無農藥小蜜柑才¥300,而右邊的才¥100而已!忘記老媽買的是哪一包了。她才剛買了柿子乾,立馬又買小蜜柑,此行真是大豐收了。
元伊势神社
我想,還是有時間稍在籠神社拜拜的。据知元伊勢籠神社的社格是丹後首屈的神社,神明造建築樣式的本殿欄桿上,飾有代表五行的青、黃、紅、白、黑五色的座玉石,同樣的五色座玉只有伊勢神宮及籠神社可見到(資料源自官網)。
重文狛犬(鐮倉時代)
一の宮駅
2.35pm回到一の宮棧橋,搭遊船回對岸。不過天橋立之行還不算結束,這趟航程也是景點之一。
當時棧橋上有兩類船隻,若可以選擇,你會選擇哪一艘?
Kamome 11
我們乘搭的是另外一艘,Kamome 11。爲什麽叫Kamome(海鷗號)呢?因爲...
可以喂海鷗!
可以買飼料(蝦條)喂海鷗哦!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包¥100。
船上的搭客都很熱衷喂鳥,連老媽也興致勃勃。這群海鷗可是專業的,接蝦條不會失手,一般也不會咬到你的手指。可是...
居然還有這隻!
開什麽玩笑?老鷹也和海鷗搶蝦條?不過這隻老鷹貌似海鷗的好朋友(?),至少沒攻擊它們就是。衹是見到老鷹遠遠飛過來時,船上的搭客都下意識提早鬆手,讓它啄到也不知道可不可以索償保險。
旬彩するめや
天橋立駅
回到天橋立駅已是3.05pm,我查了下一班列車在3.35pm才會抵達,可是要在福知山轉車會等上更久的時間,於是又回去西舞鶴吧!等待時間就在車站附近溜達。
赤松號
哇!恰巧遇上赤松號專題列車哦,是列車設計大師水戶岡銳治的另一作品!這趟列車的1號車是餐車,需要預約。當時我們坐的是2號車自由席,衹是普通座位,沒有1號車的噱頭。
4.23pm抵達西舞鶴,轉搭4.35pm的Ltd Exp Maizuru 12回返京都,6.07pm抵達(¥2,630),共花上11小時,單單車程就占了約5.5小時。
麺家さがの
由於不想太晚抵達姬路,所以在京都駅月台上見到這家麺家さがの,價錢實惠,就決定在這裡解決晚餐了。
きつねうどん
きつねうどん
在日本,烏龍麵與蕎麥麵之間,比較不會踩地雷的是前者。所以選擇烏龍麵。
終於拍到夜晚的京都塔
7.10pm,吃飽後,返回京都花宿拿行李,10分鐘後再回返京都駅。
這時又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們要進去搭新幹線卻被車站職員指引去別的月台。我們繞了一圈找不到其他新幹線的入口,又走回來原本的入口,又被擋駕。我便告訴他我們要搭新幹線,他説不行。然後我問他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不是可以搭新幹線的嗎?他才指出給我看,原來京都到大阪的這一段是不能乘搭新幹線的。我一直以爲京都份數関西,卻原來這一段還是東海道新幹線的範圍,衹好乖乖走去搭7.37pm的JR京都本線前往新大阪(再轉新幹線),8.13pm抵達(¥560)。回國後我才醒悟,當時怎麽不搭特急(Haruka, Thunderbird等)?車程雖然沒差多少,至少舒服得多。
Nozomi 119
8.25pm,終於搭上開往姬路的Nozomi 119(¥3,220),8.54pm抵達姬路。
東橫Inn姬路駅前新幹綫南口(攝於隔天清早)
本來我是打算在京都多住一晚的,可是後來想想早上前來姬路不知會不會遇上通勤人潮,於是便提早在晚上趕抵姬路,可是當我修訂住宿日期時,衹能訂到1晚吸烟房,1晚非吸烟房(我們在姬路住兩晚)。於是想説看抵達飯店時詢問前台,看有沒有辦法改成同款房間,這樣第二天就不必麻煩換房間,可是我卻碰上一個沒禮貌的男職員。我面帶微笑地以英語詢問,他卻板著臉,聲色嚴厲地說,這是我自己訂的啊!我不禁發火,我禮貌地詢問可不可以,你説不行的話,我能夠理解,但這什麽態度?我正想發作時,他身邊的男同事趕緊過來打圓場,笑著説這兩晚房間都客滿了,衹能麻煩我們隔天一早退房,將行李寄存前台,然後晚上再換房間。這就沒辦法了,我謝過了他。我是明白他們的英文程度較低,但我也不是不講道理,何況在前台工作能有這樣的態度嗎?我在其他國家也沒碰上這麽沒禮貌的,一點都沒有日本人的風範!
唉,今天有夠倒霉的,先是新幹線擺了烏龍(可能是吃了烏龍麵的關係?),後來又碰上無禮的員工...
另外,我本來以爲姬路駅是新幹線大站,可是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很多特快新幹線不停這裡,唉,失策。
802號房(吸烟房)
802號房窗景
我們今晚入住的是802號雙床房(吸烟房)。
東橫的浴室也是很典型的,免治馬桶、浴缸、還有洗浴液是安置在墻邊那種。
這裡順帶解釋一下,姬路駅南口是比較安靜的,姬路城和主要商店街都在北口,不過走過去北口不會太遠就是。接下來幾天我會當這裡做基地遊姬路城、有馬溫泉、神戶、倉敷、岡山等,所以住靠近新幹線車站會方便很多,這家東橫大概可以説是近畿一代最靠近新幹線車站的。
是晚11.45pm入眠。


第8日,2015年12月10日,星期四
5.50am早起,洗刷完畢後收拾行李,因爲今天得換房。
7am下樓吃早餐。這家東橫的早餐還算不錯,有肉丸和蛋我就滿足了。這是此行第一次住東橫,每次我住東橫第一晚會很期待它的免費早餐,不過接下來幾天就會吃膩,就這樣每次來日本周而復始。而早餐我會吃飽飽,那麽午餐隨便吃點小點就夠了。
第二輪吃了烘麵包。東橫的咖啡一般不錯,但是紅茶就不是每家有,偏偏我是個紅茶控,沒紅茶的話就衹好喝咖啡替代。8am上樓,30分鐘後退房,將行李寄放在前台,然後出門。
姬路駅北口
我們穿過姬路駅,到達車站北口,徒步前往1.2公里外的姬路城。
姬路觀光案内所
途中會經過姬路觀光案内所,不過時間尚早,還沒開門。其實姬路最主要的景點也就衹有姬路城而已,第一次來的話基本上無須多加考慮。
這對鯱就在姫路市観光振興課前,是姬路城上的複製品。
姫路市観光振興課
這時雖是初冬,但在姬路還是可以看到銀杏葉,沒想到這樣看姬路城也有另一種美!
高田の馬場 お城前店
才剛過9am,姬路城前已經開始出現團客了,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姬路城
桜門橋
大手門
過了桜門橋就是大手門,這個可算是姬路城的正門,由姬路駅前來的話,大都由此門進。
姫路城 三ノ丸跡
三ノ丸跡是免費區域,花季時分很多日本人會在這兒野餐,煞是熱鬧。仔細瞧的話,可以看到姬路城左方的整修其實還在施工。
過了榎下門跡就是姬路城售票處。姬路城剛於今年3月完成6年的整修,門票也跟著近乎翻倍,從原本的¥600狂漲到¥1,000,大意就是要遊客貼補整修費這樣說。若衹是我自己,大概是不會進入的,不過因爲媽媽沒來過,而且我認爲姬路城是全日本最具規模的城池,這筆錢沒辦法省啦。
門票沒列明價錢,應該是方便隨時起價吧!😆

付了入門費後,這裡有行李儲物櫃,基於某些原因,有些遊客會帶著大型行李來這兒,而姬路城才剛完成整修,絕對不會允許遊客帶行李上去的。
ぬの門
南方土塀 はの門
にの門
はの門
十月桜(秋桜)
過了にの門,可以見到一株桜花樹,我很驚訝這時竟然還有桜花開著,原來這就是秋桜(山口百惠那首「秋桜」哦!),就是在10月中旬到1月上旬開花,据知有些也會在春天開花。那時我想,媽媽沒什麽機會在春天來日本賞桜,這時能見到桜花也算是緣分。
水一門
姥ケ石
看到鉄籠子内的石子嗎?這是姥ケ石(婆婆石)。據稱豐臣秀吉在築姬路城時石材不足,城下町一位賣燒餅的貧窮老婆婆於是捐出了她的石臼,豐臣秀吉很高興地接受了。這消息不脛而走,帶動了一衆百姓踴躍捐出石材供築城。這僅是個故事,因爲實際上姬路城的築城者是池田輝政。
口ノ渡櫓
水二門
水三門
天守閣入口
天守閣入口 水四門
天守閣入口
姬路城不是水泥城,地板大致上還是使用木材,因此上天守閣之前都得換上膠鞋,并將自己的鞋子置放在提供的膠袋裡提著走。
從梁木可以看出有相當的歷史,不是最近翻新的產物。

姫路城ヌの櫓

模型
天守閣内有個姬路城與城下町的模型,記述著當年城鎮的風貌。
七三桐紋鬼瓦(位置不詳)
桐紋或稱桐花紋,是將泡桐科泡桐属植物的花與葉進行圖案化處理後而成的家紋總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較常見的大都是五三桐和五七桐,這裡七三桐是因爲花序附著的花數為3-7-3的意思。而位置不詳的原因,我估計是早年整修時卸下後并沒明文記載的關係。
六角形立柱
窗外有六角形立柱,主要有著遮蔽作用,外加阻擋城外射進來的箭。
如果沒有立柱遮蔽的話,可以望見這樣的視野,而背景應該是附近的広峰山。
天守閣木製軸組構造模型
備前門
沒記錯的話,右下方的出入口就是備前門,還在整修中。而遠處中央建築物是姫路医療センター。
兵器庫
才上午而已,人潮就已經這麽多了
天守閣的頂層有座小神社,祭祀刑部明神,排隊參拜的人潮絡繹不絕
更多遊客有興趣的還是姬路城的視野,感受一下昔日大名的野望
百間廊下(西の丸長局)
個人覺得姬路城最壯觀的除了天守之外,尚有位處外垣的百間廊下,這是爲了彌補姬路城在地理上唯一的弱勢而建造的。百間廊下猶如城垣的延伸,但又同時提供住宿空間,同時也為本多忠刻和千姬提供了更爲愜意的生活。我沒有見過比姬路城更具規模的城池,而百間廊下更是絕無僅有,如果衹能在日本選擇一個城池欣賞,那絕對是姬路城!
姬路駅
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與姬路駅兩兩相望,而城下的大草坪在櫻花季節更是熱門的野餐景點,一位難求。
姫路医療センター
圖中央這個就是前剛剛提到的国立病院機構「姫路医療センター」,後方的山巒應該是高御位山。
好啦,差不多該下天守閣了。
在帶の櫓見到盛開的柑橘樹
お菊井戸
お菊井戸也就是阿菊井,這當中牽涉到一個鬼故事「播州皿屋敷」,我怕鬼故事,所以就不在這裡敘述了。可是這班小朋友好像還蠻興致勃勃的,就不怕阿菊突然間飛上來嗎?😝
百間廊下
百間廊下位處西丸,也和天守閣一樣,須要脫下鞋子置入膠袋,然後換上膠鞋。
元和4年(1618年),姬路城主本多忠政在此為其子忠刻建築御殿,這御殿又名「中書丸」,因爲“中書”是忠刻在朝的官位。忠刻的妻子就是將軍德川秀忠的長女千姬。
百間廊下約共300米長,沿途大概有上百間房子供女眷居住。北端有間化妝櫓,据知是當年千姬在前來西參拜男山にある神社(應該是現在城外的男山千姫天満宮)時休息化妝的房間。
那麽前文提到,西百間廊下也有著加强姬路城西邊防禦能力的作用,因爲西邊有座山(指的應該就是男山),被視爲姬路城防守的死角,戰時百間廊下就能起到抵禦炮火的作用,平時亦能作爲倉庫。
百間廊下
百間廊下
百間廊下
西の丸御殿
西の丸御殿玩花牌的應該就是千姬和其侍女。
這時快11.25am了,我們也差不多該啓程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
在城門口遇上這幾隻喵星人,埋伏良久伺機免費潛入城,不過這可是防守深嚴的姬路城哩!呵呵!
11.30am,前往姬路駅。
依舊是步行,不過這回是走商店街過,這時候好多商店都已經開始營業了,會熱鬧些,衹不過我們得趕去有馬溫泉,衹能走馬看花。不過在姬路駅附近有家咖啡屋頗值得推薦,除了禁菸還有美味的飲食之外,還有...
Cafe de MIKI (圖片來源:Zooming Japan
圖片來源:Strolling Adventures
殘念...我是回國後才發現的,要不然很可能會去敗家一下!
みゆき通り
另外,在みゆき通り一家商店發現這可愛的兒童背包,猜猜多少錢?哎,不用猜了,價錢都印在上面了。哇靠,還沒買課本,先行奉納¥49,999,日本小學生上學也不便宜哩!
みゆき通り
姬路駅
のぞみ128
12.49pm,乘搭新幹線Nozomi 128前往新神戶,車程16分鐘(¥2,700)。
這張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非常實惠,昨天第一天使用就已經回本了,那麽接下來就統統是免費的了!雖然美中不足的是衹能乘搭自由席...相比之下,JR東日本的同類票券雖然稍微貴些(而且僅有3天),不過可以劃位搭指定席呢!但若問我的話,還是喜歡JR西日本的價錢,衹是若乘搭Haruka前往関西空港的話,沒劃位就要做好心理准備站全程了。
資料來源:小氣少年
從神戶前往有馬溫泉有幾種交通手段(更多詳情可參考小氣少年的部落格,我想我的詮釋不會比小氣少年來得詳細、全面),最簡單的就是從市區(三宮巴士站)乘搭直透巴士,但是我們都已經抵達更爲接近有馬溫泉的新神戶駅了,可以在此乘搭北神急行電鉄前往谷上,然後轉搭神戶電鉄有馬線到有馬口,再轉搭另一趟神戶電鉄有馬線到達終點有馬溫泉(需要2次轉車)。從新神戶乘車抵達有馬溫泉駅之前都無需出閘,在車站内轉換月台即可,票券也無需另外購買,一張票券就能用到底。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對於這段行程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衹得乖乖另外掏錢購買車票(¥740)。
北神急行電鉄(新神戶駅)
神戶電鉄(谷上駅)
神戶電鉄(有馬口駅)
我們1.05pm抵達新神戶駅,出了閘就走入北神急行電鉄車站,僅買單程票,因爲回程我們要前往神戶,還未確定是要搭巴士還是電車。1.26pm,乘車前往谷上,車程6分鐘。下了車3分鐘後,轉乘1.35pm的神戶電鉄有馬線前往有馬口,車程10分鐘。在有馬口,再轉搭1.49pm的神戶電鉄有馬線(是的,這兩條電車線都是同個名稱)前往有馬溫泉,車程3分鐘。
雖然轉了2次電車,但縂車程也不過26分鐘而已!
有馬溫泉駅
1.52pm出了有馬溫泉駅,糟了,竟然下起細雨來... 雖然有帶傘,可是我還得看地圖,很麻煩呀!有馬溫泉我曾經來過,但那是7年前的事,記憶都模糊了,但有一點還記得的是,這裡的溫泉街沒多大看頭。
有馬川親水公園
説實話,我覺得除了金湯、銀湯之外,這一帶較有看頭的當屬有馬川親水公園,這兒可以免費泡脚。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到溫泉寺,還有有馬溫泉的泉源瞧瞧,時間不夠的話則專注金湯、銀湯就好。自駕的話也可以一并納入六甲山的行程,但使用公共交通者需要當心六甲山回程的交通安排。
太閣橋
有馬溫泉鄉較熱鬧的所在就是有馬溫泉駅前太閣橋周邊。前往金の湯約650米遠,脚程7分鐘。
金の湯
日本有很多3大名堂,例如3大名泉、3大古泉等,有馬溫泉是唯一躋身這兩份名單的,其知名度説得上是日本第一,這可是連道後溫泉也奢望的殊榮啊!至於有馬溫泉的起源,傳説古時大己貴命和少彥名命兩位神祗來到有馬,見到三隻受傷的烏鴉在水窪洗浴之後傷口痊癒,才知道這是療養的寶地。而早期有馬溫泉衹讓貴族和僧侶前來泡湯,直到戰國大名豐臣秀吉將有馬溫泉整頓一番後,一般庶民才能前來泡湯。
金の湯
今天是星期四,在這個相對偏僻的小鎮還有那麽多人排隊購票,可見其知名度。如果在日本僅能選擇一個溫泉來泡,那麽一定先選有馬溫泉金の湯。在這一帶還有另一處銀の湯,是明治時期的產物,顧名思義,就是泉水的顔色不同,自然泉質與療效也有差別。兩處的門票分別為¥650與¥550,在兩處都可以購買¥850的套票,可先後泡兩個湯。偶爾其官網也會推出限時優惠,詳情可上其官網查詢。
金の湯的水質由於含豐富鉄鈉強鹽,在與空氣接觸後被氧化而呈金褐色,並具有保濕、殺菌、減緩關節痛、神經痛等功效。若不想泡溫泉,至少也去泡泡金の湯外頭的免費足湯吧!此外,金の湯外也有免費泉水可供試飲,但不建議大量飲用。還有要注意金の湯每個第2和第4個星期二公休,這些日子不妨移步前往不遠處的銀の湯。
我們買了兩館套票,就進去泡溫泉了。很抱歉,裡面不能拍照哦!難得遇上好湯,我從2pm直泡到3pm才心滿意足地出來。
金の湯有提供洗浴用品,毛巾可購買或自備,不過自備毛巾的話請注意,若你的毛巾是白色的,要有心理准備噢!
溫泉寺
溫泉神社
泡完金の湯後,前往銀の湯的途中經過相隔鄰的溫泉寺和溫泉神社,這之後就抵達銀の湯,距離金の湯約300米開外。唉,不過這時候的雨勢卻轉大了。
銀の湯
剛説到金の湯的泉水是金褐色,那麽銀の湯的泉水是不是銀色的呢?哈哈!不是,是無色的,純粹衹是對應金の湯的泉水而已。前文提到明治時代期間,有馬溫泉衹有金褐色的泉源,無色的泉水是直到二戰之後才挖掘出來的。銀泉是趨冷的碳酸泉,和水溫高達98°C的金泉南轅北轍,銀泉的功效除了也涵蓋減緩關節痛、神經痛等功效之外,也能增强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消除水腫。
話不多説,趕緊進去泡湯!
我明白時間有點倉促了,這回衹從3.20pm泡到4pm。和金の湯一樣,這裡也有提供洗浴用品,毛巾倒是無需擔心會變色。在日本隨身帶著條毛巾很重要,即便沒有泡澡,遇到免費足湯想泡泡脚時,是非常方便的。
回程經過的御所泉源(有馬溫泉共有七處泉源)
阪急バス有馬案内所
泡完澡後,得立刻趕去神戶,因爲我不想太晚回姬路。但當我們經過阪急バス有馬案内所時,發現要搭巴士的話還得多等一小時(也可能我看錯其他高速巴士時間表)。算了,還是乖乖搭回電車好了。於是搭上4.24pm的電車,到有馬口轉4.29pm的電車,再到谷上轉4.40pm的北神急行電鉄到三宮,4.50pm抵達(¥950)。接著步行到JR三ノ宮駅,轉搭4.59pm的在來線前往元町,車程1分鐘(¥120)。
JR元町駅
這裡簡單介紹下神戶:神戶的交通樞紐在三宮,不過新幹線衹經過新神戶,然後可以轉搭地鉄過來(北神急行電鉄從谷上到了新神戶後就改爲地鉄前往三宮、西神中央)。三宮是購物大本營,不過南京町中華街、神戶港則較靠近元町。北野異人街則是在三宮北部。另外,這一帶有兩個很有誤導性的車站名爲神戶駅和兵庫駅,初次前來神戶(兵庫縣)的遊客務必弄清楚,大部分前來神戶旅遊的遊客都是來三宮、元町一帶,別買錯票下錯站。
好懷念十合!
咦,什麽事情封路?
我衹在神戶預留晚上的幾個小時,這點時間想要大概遊神戶是絕對不足夠的。一方面我們無法騰出更多時間在神戶,另一方面我覺得媽媽不會對神戶的主要賣點有太大的興趣,所以我衹安排了下列行程。
元町
下好大雨哩...
基本上神戶上回我來過,衹是7年前因爲功課沒做足,我找不到唐人街,所以這次順理成章將其納入行程。重點是,我覺得媽媽應該會喜歡...
燒飯,¥300
5.40pm,這時肚子也餓了,忽然想起我們還沒吃午餐哦,隨便找了家餐館。本來我是不想吃中餐的,不過我見媽媽躍躍欲試的樣子,而且價錢也便宜,就將就叫了兩碗炒飯,打算若吃不飽,待會兒再買些其他吃的,但還不錯吃。吃完後,該去欣賞夜景了!
神戸ルミナリエ2015 (KOBE Luminarie)是我們出行前我從網上發現的,今年已經是第21屆舉辦,是爲了紀念與哀悼1995年阪神大地震而舉行的,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振興當年神戶地區深受重創的旅遊業,舉行地點就在元町駅附近的旧外国人居留地および東遊園地周邊,舉行期間在12月上旬。神戸ルミナリエ原本僅是打算舉行1屆,但是其受歡迎程度,還有市民的回響讓它持續舉辦至今。其實大約同個時節,日本很多地方也都有燈飾匯演,衹是在山陽地帶我當時所知道的就衹有神戸ルミナリエ而已,其他如大阪京都又都太遠了。
今天是雨天又不是周末,可是仿佛絲毫不影響遊人的興致。主辦單位在老遠就設立起路障,引導遊客從大丸附近繞圈子單方向往會場前行,一路上行人都有秩序地緩緩前行,不見紊亂。
栄光の扉
神戸ルミナリエ每年的主題都不同,2015的主題是「心の中の神戶」,而「栄光の扉」就是神戸ルミナリエ的門戶,亦是整個燈火匯演的焦點。走到這裡,幾乎每個遊客都會暫停脚步,拍下心中唯美的畫面。神戸ルミナリエ不收入門費,但是現場有很多志工提著捐款箱,早年的意願自然是為災民籌款,當下則是呼吁人們贊助隔年的匯演經費。後來我才知道原來2015年有很多個第一,包括第一次將匯演天數縮短到10天(14天→12天→10天),第一次通過民衆募捐的方式籌辦匯演。本來這樣大型的免費燈飾匯演難免會為市政府的財政開銷帶來負擔,通過民衆募捐的方式將匯演延續下去總好過將其喊停。
栄光の扉
栄光の扉
輝きの間
べうの冠
逛完約7pm,本來還想帶媽媽去看神戶港塔,不過她不想去,也罷。我們先去麥當勞買了咖啡和茶,然後在元町駅前的ぎようざの店 ひようたん買了煎餃,之後搭7.40pm的JR神戶線前往神戶駅(車程3分鐘),轉搭7.45pm的列車回姬路(其實大可以不要轉車,但原先那班車是慢車,會慢上約20分鐘。到新神戶轉新幹線的話,未必會更快,但還得走一段路),8.23pm抵達(¥970)。
502號房窗景(攝於隔天清晨)
8.40pm,入住502號禁烟房。窗景和昨天的802號房大同小異,畢竟同一排嘛!至於房間亦是一模一樣,在此省略。
ぎようざの店 ひようたん
放下行李後,趕緊享用從神戶買回來的煎餃,但畢竟路途遙遠(過了1小時啦),餃子都已經不燒了。要説應該在店面吃的,不過店家沒什麽位子,買回來吃都已經沒什麽口感了。殘念...
今晚大概11pm就睡了。


第9日,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5.10am起床,又再匆忙收拾。
早餐和昨天的一樣,昨天覺得還不錯,但是今天就少了新鮮感了。
同樣,吃飽飽,從7am吃到7.50am,回房稍爲收拾一下,8.30am退房。今天會過去岡山縣玩。
松原屋台
我們會搭8.57am的新幹線Hikari 493前往岡山,在此之前尚有一些時間,先來大概逛逛姬路駅。
以上是設於姬路駅内的松原屋台,根據兵庫歷史平台的介紹,是後明治時期至昭和時期所製,每年10月14、15日會使用於姬路市白滨町松原八幡神社的秋日祭「滩之喧嘩祭」(灘のけんか祭り),連同供奉该神社的東山、木場、松原、八家、妻鹿、宇佐崎、中村七个地區抬出的屋台彩車,在神社内進行气势十足的屋台表演。此時,氏子們會在周圍揮舞一種頂端扎了紙片的竹棍“紙手”,壯大聲勢。隔天清晨,松原地區本命年的男子會抬出名为狮子檀尻的轎子,為祭典的隊伍舉行净化通道的儀式,負責神轎巡演的男性會進入海中“趕潮”并净身沐浴。負責抬神轎的地區會抬出三台神轎,向御旅所所在的御旅山山麓前進。行進中,三台神轎會分别在松原神社拜殿前、樓门前,以及御旅山脚的巡演場(矢仓畠)三處互相激烈撞擊。喧嘩祭的名稱正是來源於這一狂野的儀式。而姬路駅這台神轎甚至還保留了些許明治13年(1880年)的部件,其重量高達500貫(約2噸)!
舊姬路城縮影
我本來還在猶豫該先逛岡山還是倉敷,但後來想想時候這麽早,倉敷的許多店家應該還沒開始營業吧?岡山後樂園我倒是很肯定開始了,便不再有懸念。
Hikari 493(姬路駅)
Hikari 493於9.16am抵達岡山(¥3,220)。
岡山駅東口桃太郎像
岡山駅周邊以東面較爲繁華,日本三名園之一的後樂園也在東口,不過距離岡山駅有約1.6公里遠。
岡山駅東口
我們出了岡山駅,感覺天色不怎麽好。
桃太郎和狗、猴子、雉鷄
岡山據稱是桃太郎的故鄉,他的出生故事很多人都大概聽過,不外是描述老婆婆在河邊洗衣時撿到一顆順著河流漂下來的桃子,剖開後發現裡面有個嬰兒,這就是桃太郎名字的起源。可是據知這不是原來的版本呢,而是明治時期刻意將故事童話化而統一修訂的,原來的版本可是露骨得多!據説是老婆婆同樣是在河邊撿到漂來的桃子,不過并沒有童話故事説的那麽大。老婆婆將桃子帶回家剖開桃子吃了一半,立刻變回年輕少女。老公公回家時發現也躍躍欲試,結果也變回年輕壯男,夫妻倆也同時恢復年少時的欲念,之後生下的男孩就是桃太郎。這還僅是故事的開端,之後還有著許多收妖除魔的故事,儼然就是東洋版的西遊記!
岡山的路面電車
前往後樂園,徒步的話約莫25分鐘;最方便的方法是乘搭岡山駅前的公車,車程大約12分鐘(¥140),可直抵後樂園大門前。而我選擇的是乘搭路面電車(¥100),車程僅需4分鐘,但是下車後得走700米的小山坡抵達後樂園的南門。
岡山駅前
就在我們前往電車站的途中,見到這輛小玉電車,咦?這輛電車是不是喝醉酒跑錯了城市,從老遠的和歌山誤駛來岡山?
當時我還未知曉,原來和歌山電鉄和岡山路面電車及岡電巴士一樣,都隸屬於岡山電氣軌道!那麽在路面電車東山線的終站還有家岡電博物館,裡邊也是有貓館長鎮守呢!
這個時候,忽然下起小雨來了。糟糕!後樂園沒什麽避雨場所啊... 念頭一轉,還是先前往倉敷吧,那兒總會有較多商店可以躲雨。於是,回到岡山駅,搭上10.05am的Ltd Exp Yakumo 7前往倉敷,車程11分鐘(¥1,070)。
倉敷駅南口
天満屋 倉敷店
倉敷駅南口
倉敷實際上是個相當好逛的所在,南面有美觀地區,北面有名店購物城三井Outlet Park,都是在徒步可及的地點,若不是媽媽不喜歡逛商場,我倒是可以在此消磨一整天。
我先在倉敷前的觀光案内所索取地圖,大略詢問了觀光路線(抱歉哦,這是我第一次來倉敷,功課也沒怎麽做)。
圖片來源:Kurashiki Visitors' Guide
倉敷美觀地區基本上環繞著倉敷川的兩岸,遊客可以由中央通り順著逆時鐘方向走,或者沿著駅前商店街照著順時鐘方向走,不過由於我打算先逛完美觀地區再找吃的,所以就將商店街留待最後。
イタリアバール ポルポイチロク
在倉敷中央通り見到這棟很特殊的建築,從這個角度看,其厚度僅有一個皮箱那麽大,地面層是餐館,樓上仿佛還有居住空間呢!
タリアバール ポルポイチロク
從另一側的角度看,就沒那麽稀奇了。据知這是一家意大利餐廳。
中央通り的水槽蓋
倉敷美觀地區 佐野屋
10.36am,抵達美觀地區。
倉敷早在3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就因爲航運業的崛起而開始繁榮起來,在美觀地區的倉敷川周邊保留了許多江戶時代的建築,但這裡的賣點不僅是因爲這些保養良好的倉庫及舊街景而已,若不是倉敷川小艇和楊柳的點綴還有這裡的人文氣息,加上幾家博物館的加持,美觀地區也就衹是日本另一處江戶遺產而已(這也是我原先的看法,但來過之後完全改觀!)。
猜猜這是什麽?
是摺傘,我對日本人的包裝再一次折服!orz...
真的,這讓我猶豫良久該不該下手,雖然最後理智還是勝出,但這不應阻止諸位敗家。
倉敷物語舘
倉敷物語舘
倉敷物語舘基本上免費(但有收費區),這是舊民居改建而成,供市民與遊客兼用的設施,也設有咖啡廳,裡面有觀光角落介紹倉敷周邊的活動和景點,也有歷史與文化展示廳,其多用途大廳和會議室可供租用,每月也舉辦活動。我們除了發現上圖很好拍照的小花園,還發現很多超大的柑橘哦!
Pizzeria CONO foresta
轉角有家意大利煎餅店,也是由舊民居改建的喲!
林源十郎商店發祥地
林源十郎商店
在介紹這家林源十郎商店之前,先得説一段簡短的歷史。
從商店官網得知,林源十郎商店於1654年在倉敷開始經營藥材業,而林源十郎對致力於倉敷城市建設的實業家大原孫三郎有著深厚的影響。我不明白的是,從商店開張到大原孫三郎出生的1880年有223年的間隔,這段長時間我想大原孫三郎大概連他曾祖父的事跡都不清楚,又如何受林源十郎影響?其實文内介紹大原孫三郎還多過林源十郎呢,無論如何,就當軼事聼過就算。
另外,現在這家林源十郎商店可説跟以前那家沒有關係,是於2012年3月20日春分之日開業的,之所以取名「林源十郎商店」應該説是紀念這家知名老店吧!上圖這家店是專賣富有設計心思的生活用品,裡面不允許拍照,不過說實在也沒什麽特別啦。可是林源十郎商店可不止這家店哦!連同上述的意大利煎餅店、還有我沒介紹的紀念室、咖啡屋、牛仔褲店、洋服店等等都是其業務的一部分。
觀龍寺與鹤形山隧道
大原美術館
這就是在倉敷享有盛譽的大原美術館,裡面展示著許多莫内、毕加索、艾尔‧葛雷柯等大師級的作品,單聼名字就知道跟大原孫三郎脫不了關係。實際上,這裡收藏的很多都是諸位大師未成名之前的作品,是當年大原孫三郎資助留洋歐洲的仓敷画家儿岛虎次郎收購而來。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畫家成名後,作品的身價就水漲船高,飆升不知千百倍!現在的大原美術館收藏的不止西洋作品,還有東洋美術、當代作品、民藝品等。
不過媽媽和我都不是美術迷,這裡簡短介紹就算。
舊大原家住宅
大原孫三郎在倉敷以紡織業起家,現代其家族產業還包括纖維、化工業,業績遍佈全球,此外他對慈善事業也不遺餘力,致力於孤兒院、醫院等設施,對倉敷的貢獻可説空前絕後。這裡就是其舊宅,并不對外開放,但現在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
舊大原家住宅前
舊大原家住宅外就是充滿濃濃詩情畫意的倉敷川,古時這裡可是當地的重要船運河流,現在僅是作爲觀光用途,岸邊一衆大型企業都搬離了。
這意境美到連天鵝都不請自來,我們到來時有點過了季節,可以想象早几個星期這裡一片艷紅的秋意該是多麽賞心悅事!
倉敷考古館
當時我們經過倉敷考古館衹是從外頭偷瞄了瞄,并沒進去參觀(¥500),後來我才知道,裡面的展示品包括舊石器、繩紋、弥生以及古墳時代從吉備地區(現岡山縣和廣島縣的東邊)為中心及瀨戶內海一帶出土的石器、骨角器、土器、青銅器及鐵器等逾700件文物,甚至還有秘魯的古代土器等日本以外的藝術珍品。
川舟乘场
這裡就是乘搭小舟遊倉敷川的起點,其實收費不貴(¥500),不過僅是約20分鐘的航程,營業時間為9.30am ~ 5pm,班次每隔30分鐘,在3~11月間每天運行(第2個星期一公休),12~2月間則僅在星期六及假日運行。
川舟乘场前
這不知是什麽草,相信不是住戶刻意栽種的,就這樣子長在屋簷上蠻美的(衹要別長在我家屋簷就好😅)!
倉敷川 高砂橋上
本町
在高砂橋轉角,躲在後巷的本町也有些看頭,這裡還有著濃厚的日常生活氣氛。
桃太郎のからくり博物館
沿著本町走下去,就會來到桃太郎博物館。這裡展示了當年桃太郎勇闖惡魔島的歷史還有其生活用品(~誤~)!😆開玩笑啦,這博物館原名是機關博物館的意思,也就是説,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小遊戲、機關等,附屬的商店也有售賣桃太郎商品,適合作爲伴手禮。入門費¥600,我們并沒入内。
在Ivy Square(倉敷アイビースクエア)前這家商店售賣好多活靈活現的猴子擺設,因爲來年即將迎來猴年的關係。
精美可愛的包包
倉敷アイビースクエア
Ivy Square
入口處展示的手工藝品
倉敷アイビースクエア(Kurashiki Ivy Square)是個很特殊的綜合文化設施,由建於1889年的紡織工廠改建而成。裡面有旅館、餐廳、宴會廳,並提供陶藝工房的體驗,但重點是其外觀怎麽看都不像是間旅館,其範圍内的花園還散發著濃鬱歐風氣息。
くらら
回到本町,Ivy Square外這家店賣的是倉敷的帆布商品,喜歡日本帆布的姐妹大概都聽過京都一澤帆布、信三郎帆布,可是這兩個(嚴格來説,現在是統一品牌了)品牌價錢不菲,其因素大概也跟設計有關,但是倉敷的帆布在價錢上就實惠得多,品質也不錯,舉凡日本製品大都不會差到哪裡去,据知附近尾道的帆布也相當知名。現在環保的呼聲越來越强,不妨買一個隨身使用吧!
倉敷
本町尾端這家倉敷屋也賣帆布商品,也有賣漫畫相關產品。
中国銀行
單聽名字,絕對會將其與大陸中國銀行混淆,但此中國非彼中國。我有朋友問我日本有哪裡好玩,每當我提到中國時,他們都誤以爲我説的是大陸。其實日本有所謂的中國地區,其範圍涵蓋了現在的岡山、広島、島根、鳥取、山口等縣,在日本統一以前,這些地區都稱為“國”,而由於位處西日本中部(先別跟日本的中部混淆),所以這些地區統稱為中國,英文為Chugoku。現在,這中國基本上劃分爲太平洋側的山陽地區與日本海側的山陰地區。
えびす商店街(Yebisu Shopping Mall)
走到這兒,意味著也該結束美觀地區的行程了。沿著えびす商店街走下去就會抵達倉敷駅附近了。
えびす饅頭
肚子有點餓了,在找到午餐前先買個饅頭充飢(¥75)。
えびす饅頭隔壁店賣的可愛香爐
喜久味本店
終於找到這家喜久味本店,套餐由¥620起,便宜得有點難以相信!
喜久味本店
しようが燒定食,¥620
唐揚げ定食,¥620
我和媽媽分別點了しようが燒定食和唐揚げ定食,前者是薑絲炒豬肉,非常可口開胃!後者忘記是豬排還是鷄排了,應該是豬排飯,都不錯就是。
倉敷センター街 BIOS
吃飽後,走到街尾,就是倉敷センター街 BIOS的入口,斜對面就是倉敷駅。這時約1.20pm,還有一點時間,我們先去倉敷駅的Can Do ¥100店看看,再搭1.38pm的在來線回岡山,車程17分鐘(¥170)。
此行雖然倉敷有下陣雨,好在雨勢不大,無需撐傘。
岡山駅前
2.17pm,從岡山駅前乘搭路面電車前往城下,車程4分鐘(¥100)。
下了電車需要過兩條路口,穿過石山公園後沿著旭川走,過了月見橋就是後樂園。
旭川月見橋
這樣的交通方式除了省錢之外,也能更近距離欣賞岡山城。
岡山城
我們此行沒將岡山城納入行程,平時我是覺得岡山城沒多大看頭,可是花季時分的夜晚亮燈時可是非常驚艷噢!
碧水園 旭川遊船
旭川可以租小船遊河,左角是碧水園餐館,遊船是他們提供的。
後樂園南門
過了月見橋轉角即是後樂園南門,收費亭内的職員很好,見我手持觀光地圖,便即提醒我地圖内有優惠券,從原本的¥400,折扣到¥320!當時我留意到收費亭旁也提供觀光地圖,不過諸位還是在岡山駅的觀光案内所留意一下,看看還有沒有相關優惠。至於老媽,由於過了65歲,入門費才¥140而已。
久違了,後樂園!
我第一次來後樂園是在2018年春季,那時候櫻花盛開煞是美麗!現在晚秋雖然紅葉逐漸凋零,還是不失其美意。
唯心山
唯心山大概是後樂園最具代表性所在,不過這個角度不怎麽美。
紅葉季節算是過了,還未完全掉落的楓葉在渾濁的池水相映下,別有一番深幽。
茂松庵
榮唱間
榮唱間的紅葉
延養亭
延養亭
澤之池
澤之池
澤之池 唯心山
澤之池 唯心山
澤之池 唯心山 中之島
到目前為此,發現些什麽嗎?
沒錯,人少是一大賣點,還有就是,有沒有發現好些景點換了個角度就呈現儼然不同的景觀?換言之,我不透露的話,你也許不會猜到那是同一個景點。這就是我喜歡後樂園的原因之一。在我落筆的今天,我已經去遍日本三名園,後樂園在我心中依然是最美的。後樂園那份空曠與禪意是其他兩個名園望塵莫及的。
鶴舍
柿子!
滿樹的柿子,沒人采摘任其腐壞著實可惜
發現了好多柿子!即使在沒有花卉的季節,雖然不能采摘(反正我也不怎麽吃水果),但見到盛開的柿子對我們來説也是件樂事。
維修用的茅草
有了水鴨和鯉魚,多少為後樂園帶來生氣
慈眼堂
福田茶屋
福田茶屋
茶畑
茶畑
井田
唯心山
唯心山上
唯心山上
流店
千入之林
茶田 新殿
櫻林
這張照片拍錯了季節,要是春天櫻開可是詩般美景!
梅林(不是午餐肉啊!)
同上。
花交之池
花交之池
八橋
廉池軒
廉池軒
走到廉池軒,時間大概4pm,後樂園也算走完了。
我們今晚會住在和歌山駅附近,但現在過去的話有點不三不四,抵步時可以逛的商店大概都關門了,於是我便想說,反正在岡山,不妨順便帶媽媽搭列車到四國,體驗一下瀨戶大橋和瀨戶内風情,順便在那兒吃碗烏龍面,晚一點到和歌山沒關係。豈料我一念之差,待會兒險些滯留在梅田!這是後話,稍後揭曉。
我們走回城下,搭電車回岡山駅(¥100),接著乘搭4.42pm的Marine Liner 54前往香川。
本來是想前往高松的,但是過了瀨戶大橋後,我算了算時間,可能有點趕,於是5.23pm便在坂出下車(¥1,110)。
坂出駅北口
我是在列車即將抵達坂出駅時,望見北口附近的永旺城(AEON Mall),才決定在這兒下車的。不是所有的永旺城商場都附有超市、食閣,但大部分會有,所以我孤注一擲,心想如若無法在永旺城找到吃的,就衹好在車站附近隨便吃了。坂出不算是什麽旅遊勝地,倒是可以趨近欣賞瀨戶大橋,即便如此,這個時候也不會有太多人前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什麽大衆化餐館還在營業。
出了車站,發現車站外也有漂亮的聖誕燈飾,雖然僅是小規模的,卻也感受了些許節日氣氛。
我查了查回程列車時刻表,可以搭6.24pm的Marine Liner 54回岡山,有約1小時時間。
坂出駅北口
AEON Mall Sakaide
坂出永旺城就在車站對面街,走過去不消3分鐘。這次我押對寳了,裡面就有家烏龍面店!
セルフうどん
價目表
かけうどん
來到香川縣,當然要嘗試道地的烏龍面啦,雖然不是什麽名店。忘記點的是大份還是特大份了,天婦羅是另外加的,兩個人的晚餐也不過¥1,000而已。這家セルフうどん沒什麽人氣,不過在我們點餐時倒是貼心地將天婦羅重炸了一次。
吃飽後,我們衹有限量的時間繞超市一圈,沒發現價錢有什麽便宜就是,大概沒什麽競爭的關係吧!
坂出駅北口
6.24pm,乘搭Marine Liner 54回返岡山,車程39分鐘(¥1,110)。
7.44pm,轉搭新幹線Sakura 564前往姬路,車程20分鐘(¥3,220)。8.15pm從東橫取了行李後,再轉搭8.25pm的新幹線Nozomi 188前往新大阪,8.54pm抵達(¥3,220)。路上,我從新幹線列車上的顯示屏得知東海道本線於甲子園至西明石段停駛,心中頓時一愣,不過新幹線應該不會受影響吧!是沒錯,可是抵達新大阪後卻有另一段考驗等著我...

我們抵達新大阪駅時,人流異常混亂,廣播聲此起彼落,我就意會到不尋常了。果然,從車站顯示屏上大概瞭解阪和線由於狂風吹泄沙泥的緣故(全部特急列車)停駛!本來想搭尾班特急黑潮號列車(Kuroshio)前往和歌山的,卻面臨被滯留在大阪的厄運。我隨著詢問前往関西空港的Haruka呢?對方起初是説沒問題的,後來我向另一位職員詢問時,才確定Haruka也停駛了。
本來若是時間尚早,我還可以慢慢研究對策,但現在若衹能乘搭計程車前往(不便宜啊!)的話,我還不如在大阪找住宿!我開始慌了,是不是該打電話給保險公司詢問?後來很幸運遇上一位會說英文的職員告訴我可以到大阪駅轉搭関空/紀州路快速線,不過時間長一點。(事後我回想,Kuroshio和Haruka除了沒停大阪駅之外,大部分路線不都和関空/紀州路快速線相同嗎?這麽説,應該是受影響路段需放慢行駛,還不至於完全封鎖,不過特急列車就得停駛了
我謝過了她,我們瞬即乘搭9.37pm的JR京都線前往大阪(¥160)。10.07pm,從大阪駅轉搭JR紀州路快速線前往和歌山(¥1,240),慢慢搖到終站已經是11.35pm了。
和歌山駅
等我們緩緩拖著行李抵達車站附近的飯店シティinn WAKAYAMA時,已經是11.50pm。這家飯店在過了12am入住的話可以享有優惠的,衹是語言不通,也懶得跟他們計較。
其中一個在晚上過來和歌山住宿的原因,是這裡房租較爲便宜,另一方面是我預計到若從大阪返回関西空港,車程會較長,車資也較貴(到時我們的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已經超逾使用期限了,需要另外付現),我們的回程班機可是在早上啊。
City Inn Wakayama的1晚住宿才¥7,500而已,而且還可以泡湯呢!飯店位置極佳,距離和歌山駅約400米,不難找,衹是名稱使用片假名,我也是繞了半圈才得以確定。
シチイInnワカヤマ(City Inn Wakayama),攝於隔天早晨
602號房(吸烟房)
我們分配到602號房,可能是吸烟房的關係,空氣不是很清新,不過空間還蠻大的,還有張小桌子,但不難發現飯店已經有些年紀了。
房内有小茶几、熱水壺、冰箱、小型電視。
房内僅提供綠茶,不過飯店大堂有另外供應咖啡粉,還有3種茶包。
入口門後還有道玄關
浴室與玄關
浴室
浴室内有浴缸,雖然飯店地下1層有大衆澡堂,不過如果不想下樓泡澡,飯店有提供多種沐浴液,可在飯店大堂自取。
沐浴液和洗顏液
我們住兩晚,多拿了幾包,可以嘗試不同香氛!
厠所與浴室在不同隔間
602號房窗景(攝於隔天早晨)
窗外有個很小的陽台,估計是置放空調還有維修用,有些骯髒,無論如何不是讓住客使用的。
雖然City Inn Wakayama老舊了些,但設施十分周全,地面層還有家全天候營業的便利店,我們乘著洗衣服時,也順便買了些面包當隔天早上早餐。洗衣機(¥200)與烘乾機(¥100)就在便利店對面,据知飯店還有Karaoke室和漫畫室,但是這些我就沒去了(反正都是日文的)。我發現這家飯店有很多中國團客入住,啊衹要他們不要大聲叫囂就好。
洗完衣服後,2.40am才入眠。今天真的是辛苦了!


第10日,2015年12月12日,星期六
6.35am起床,隨便吃了早餐,7.20am出門。
和歌山駅
和歌山電鉄和歌山駅
和歌山電鉄和歌山駅
和歌山電鉄1日乘車券
和歌山電鉄不屬於JR,因此需要繞過JR的入口,上了月台會有另外的收費閘門(不難找,衹要跟著貓的足跡跟循過去就對了)。由於當時的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沒涵蓋和歌山電鉄,所以需要另外購買和歌山電鉄1日乘車券(¥720)去拜訪二玉(たまII世)。
閘門前還有執勤表
我想,大概是時候介紹貴志線了。
貴志線開通已經是1933年的事,隨著人口老化以及年輕一代紛紛移居城市,還有汽車的普化及等因素,原本隸屬南海電鉄的貴志線也經不起連年虧損,於2006年移交予地方第三部門鉄路業者經營,並改爲無人車站,不過委任附近商店小山商店的的負責人小山利子作為車站站長。可是即便是南海這樣的大企業都沒那麽多金子燒呀,你想接手的小公司能燒多少?就這樣,連接手的第三方也逐漸感覺棘手,準備放棄了,也即是讓貴志線廢線。小山利子從1999年就收養了一對流浪貓母女,小貓咪就是小玉。這對貓母女平時就在貴志駅混(哈哈!說到好像什麽社會身份來的!),廢線了那麽它們住哪裡?於是小山利子就向和歌山電鉄的小嶋光信社長要求讓兩隻貓咪繼續留在車站内,但是鉄道本來就已經在慘淡經營了,哪裡找錢給這兩隻貓咪發薪?於是小山利子就建議給貓咪發貓糧就夠了。和歌山電鉄覺得有趣,反正1年的貓糧也沒多少錢,就大方接納了,並搞噱頭,拍了小玉的照片笑稱其為“貓站長”。
たま(小玉,圖片來源:鍵盤大檸檬
沒想這無心插柳之舉卻瞬即颳起小玉旋風,日本、以致全球各地的貓奴紛紛慕名而來,為貴志帶來百年難得一見的生氣!和歌山電鉄發現了生機,隨即打蛇隨棍上,加大宣傳力度,並推出一系列小玉相關商品,賺了個滿堂紅(這回真是撿到金子了!),和歌山電鉄也瞬即轉虧爲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商業頭腦!)。根據網上資料,在小玉到來之前,和歌山電鉄每年約虧損US$470M,小玉成爲站長之後的盈利有US$1,040M!而多虧了小玉,貴志也從一個鳥不生蛋的小鎮搖身一變成爲和歌山最新的景點。後來又推出了日本列車設計之父水戶岡銳治設計的一系列電車,水戶岡銳治也順便給貴志駅來了個大整修,將其反轉為名副其實的貓站!
小玉於2007年1月5日正式被任命為貴志駅站長。我一直都很想前去探訪,可惜的是,小玉已於我們前往的半年前終極升格為大明神了。爲了盈利,還有貴志周邊的生氣,和歌山電鉄自然會將這股旋風延續下去,這回找來了二玉(にたま)接棒,又在積極培養二玉的接班貓四玉(伊太祈曽駅)。沒錯,沒有三玉,因爲三玉當下已在和歌山電鉄的母公司岡山電氣軌道公司的岡電博物館當值。
話説回頭,雖然目前這些貓咪的工作僅是露露臉,及偶爾出席一些特別節目而已,但是這些貓咪也和一般上班族一樣有休息日哦,衹差沒有年假。所以,前往之前還是先上和歌山電鉄官網查詢一下
買了和歌山電鉄1日券,入了閘後,有輛普通列車停在月台,不過我不想搭這一趟,我想充分利用此趟貴志之行,所以耐心等待下一趟專題列車--草莓電車。
我們前往和歌山時,有4趟風格各異的專題列車,包括小玉電車、草莓電車、玩具電車,還有きいちゃん電車。不過現在有些變更,請上官網查詢。
草莓列車
7.55am,草莓電車終於緩緩駛來!不過這趟電車衹開往中途的伊太祈曽駅,但沒關係,到那兒再轉搭下一班電車好了。
我是刻意選擇這趟草莓電車的。由於昨天晚上睡得很晚,今天我不想太早出行,那麽這趟電車的時間就很好。但是嚴格來説,(和其他兩輛專題電車相比)草莓電車的賣點不多,最爲特出的就是這幾張座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草莓電車其實是和歌山電鉄第一輛專題電車哦,其運行受到歡迎之後,才陸續推出玩具電車、小玉電車等。要更瞭解草莓電車,歡迎前往鉄道達人牛奶傑的部落格,他對日本鉄道的瞭解可説已臻化境。
8.02am,草莓電車出發前往伊太祈曽,車程19分鐘(¥310)。
伊太祈曽駅
伊太祈曽駅算是貴志線的大站,可能比終站貴志駅還大。看照片,這裡應該是列車的大本營,但不僅於此,這裡也是另一個有貓咪駐守的車站。二玉原本是這裡的站長,不過小玉升仙之後,二玉就搬去貴志駅了。
伊太祈曽駅也有小玉的足跡
貴志線大概全線都是無人站,當然除了和歌山之外
小玉
伊太祈曽駅提供站長制服,免費讓遊客拍照
這應該是伊太祈曽駅駅長二玉
車站内有售賣精品,不過大概因爲二玉不在,所以也沒有人售賣
這裡很多二玉相關物品,怎麽看都像小玉
二玉值勤的房間
伊太祈曽駅前
伊太祈曽駅周邊的農田
小玉電車
8.39am,小玉電車來了!我們上車續程前往貴志(¥310)。
冤枉!電車地板真的不是我弄髒的
車門内觀

每個座位我都想坐一下!
小玉電車内裝潢可愛,連座位也頗有風韻,還有小玉的專屬位置(籠子)!哈哈。
這可能還真的是小玉當年乘車的座位噢!
有貓耳朵的座位
有些圖書是在展示櫥内的,估計是不能取出翻閲
不過還有很多是公開讓乘客翻閲的
有我喜歡的哆啦A夢(當然是日文版)
我想,坐在隔壁車廂的應該多是當地居民吧!還是別打擾他們了
8.51am,抵達貴志駅。
たま(小玉)大明神以及いちご(草莓)大明神
甫下車,就見到小玉大明神以及草莓大明神并排的神社,前者我上文已經提過,至於後者我則找不到任何資料,衹能説這一帶盛產草莓,有沒有關係我就不曉得了。
時間還早,二玉還沒上班,先來看看貴志駅周邊吧!
貴志駅地上的彩磚
墻上的小玉時鐘
二玉的貓窩還在未營業的小玉博物館内
小玉的站牌也還在博物館内
出車站看看!
貴志駅
有沒有發現貴志駅像什麽?沒錯,就是貓的頭。這車站就是鉄道大師水戶岡銳治的傑作。
上班時,二玉的貓窩會從門後右側的博物館搬到左側角落。
我們在附近隨便走走,不過沒發現什麽值得介紹的。
9.10am,見到這輛和歌山電鉄的貓車,不曉得二玉是不是乘搭這輛車子過來,還是就睡在車站内?
貴志駅周邊也沒什麽商店,一眼望去也就這家自然食品の店以及隔壁的脚車出租店。
自然食品の店
草莓,¥450
我們在這家店買了些水果,草莓(¥450)看起來蠻新鮮的,買了就在貴志駅外的椅子上吃,還蠻甜的!
9.40am,好啦,回去貴志駅瞧瞧吧!
貴志駅内的博物館開始營業,紀念章和免費供拍照的制服也擺出來了
二玉的貓窩聚集了不少遊客,我不想凑熱鬧,先拍拍其他周邊焦點。
與其説是博物館,更像是咖啡廳
小玉形狀的餅乾還有草莓撻
墻上挂上很多小玉的可愛圖框
好了,沒人圍著二玉,到我拍照了!
二玉(にたま)
胖嘟嘟的,好可愛噢!😍💓
看來1年的貓糧對二玉來説還是太多了。
所以説,這站長的工作真是清閑,二玉就懶懶地讓你拍照,連姿勢都懶得擺,也不用招呼我們這些“客人”。剛剛我說年收入多少來著?US$1,040M!不過當然,二玉的净收入僅有1年的貓糧,難怪打不起精神啦!
名譽永久駅長小玉
9.55am,差不多該離開了,我已經見到回程的玩具電車抵達了,這裡再附上一張小玉的模型照。
玩具(おもちゃ)電車
玩具電車基本上跟小玉電車大同小異,衹是當然,小玉的裝飾換成玩具,而書籍也換成玩具。但是這些玩具純粹衹是擺設,不能取出來玩。
如果借給搭客玩,那麽晚上收車時還會剩下多少呢?
有些復古,可能也不被現代的兒童喜愛,可是保養得很好呀!
又怎麽能少了扭蛋機?這可是A錢良品啊!
座位也很有型
同樣的,大部分非遊客都坐在較普通的車廂
個人覺得小玉電車和玩具電車各具特色,但草莓電車就...
無論如何,把一輛輛原本普通的電車改裝成深具特色的專題電車絕對是日本的A錢方程式。就在這趟和歌山之行,我又機緣巧合發現新的鯛魚電車,於2016年4月29日開始川行於南海電鉄的和歌山市和加太之間,我想應該是見到小玉電車的奇跡才東施效顰的,南海電鉄大概也後悔放棄貴志線了吧!更有趣的是,當時還是形隻影單的鯛魚電車,在我寫這篇遊記的今天,居然也會結婚生子呢(這可是南海電鉄説的喲)!
言歸正傳,玩具電車於10.03am啓程前往和歌山,車程30分鐘(¥400)。
Ltd Exp Kuroshio 12
其實,當時我還沒有決定下一個目的地去哪兒。我還拿不定主意該去和歌山市還是白濱,怎知到了和歌山駅時接連錯過到和歌山市與白濱的列車,我頓時氣得直跳脚,下一班車約得等上1小時呀!爲了不浪費時間,我立馬決定跳上前往奈良的Ltd Exp Kuroshio,正確來説,是前往大阪天王寺,然後再轉大和路線前往奈良。
10.49am,搭Ltd Exp Kuroshio 12前往天王寺,11.33am抵達,轉搭11.45am的大和路線,12.18pm抵達奈良(¥2,550)。
JR奈良駅
古都奈良,日本奈良時代的首府。
這是我第7次來日本,之前卻從來沒有來過奈良,有點不可思議噢!即便是這一次也是臨時決定前來的,功課方面多有不足。但是我也知道,奈良有兩個大車站,分別是JR奈良駅以及近鉄奈良駅,兩者相距有1公里遠,切莫混淆。說方便,絕對是近鉄奈良駅占優,地理上根本就是奈良市中心。不過來日本的遊客絕大部分都會購買JR火車券,那麽使用JR奈良駅就顯得毫無懸念。第一次前來奈良的旅客大概都會前往東大寺,無論在哪一個車站下車都好,都有巴士頻繁前往,所以問題不大。
我們在JR奈良駅的售票櫃枱買了兩張¥500的奈良巴士1日券,便搭12.54pm的巴士前往東大寺,車程11分鐘(¥210)。
圖片來源:小氣少年
大致上,衹是遊覽奈良市主要景點的話,那麽使用2號市内循環巴士(外回り - 順時鐘方向)就足夠了。這條路線涵蓋了兩個主要大車站,還有東大寺、春日大社等。1號市内循環巴士(内回り - 逆時鐘方向)路線相同,衹是方向相反。
另外還有一條6號中循環巴士(外回り - 順時鐘方向),是專爲無須經往JR奈良駅乘客服務的。(注:這條路線當下已經沒有反方向的路線服務,以前的5號内回り - 逆時鐘方向已經廢線了)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巴士往來JR奈良駅、近鉄奈良駅、東大寺、春日大社之間,使用奈良巴士1日券的話,上車前最好確認能不能免費乘搭,不過衹要是奈良交通巴士應該都沒有問題。
我想,上圖應該足以大概解釋奈良市内循環巴士的路線,關於奈良更詳細的交通手段,可以參考小氣少年的介紹,他是関西交通達人,對於関西的交通手段有很深刻的見解。
奈良東大寺參道
我們在東大寺大佛殿車站下了車,走上約莫100米,就見到參道上的鹿群了。噢,這群野鹿或許比東大寺的大佛更有人氣也説不定!自古以來,這兒的野鹿就被視爲神的使者,不允許捕殺,所以漸漸地這些野鹿也變得不怕生了,喂它仙貝的話,它還是你的好朋友呢!話説在日本有兩處著名所在有著野生放養的鹿群,其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宮島,另一個就是奈良。不過我覺得這裡的野鹿比宮島的還來得凶悍,有時幾乎是用搶的,甚至乎連手提的物件都不放過。奈良市政府最近發表了調查,有很多身亡的野鹿其實是誤吃了塑料袋無法消化而死的,在此誠心呼籲前來的遊客細心處理身上的物品,莫讓這些神的使者無妄犧牲。
被市政府人員捉到的野鹿,一律...捕殺!(~誤~)當然不是,是切掉鹿角,免得其發狂攻擊遊人。
東大寺前的參道,野鹿大膽地覓食
這隻更直接,就在檔口前等吃
南大門
中門
中門
東大寺
東大寺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裡面供奉了日本三大佛之一的奈良大佛--盧舍那佛。
東大寺的起源有幾種説法,但相信建於733~743年間,歷史上也曾多次毀於火災與地震,現在的佛寺則是1709年建造的,不過據聞規模衹有原先的2/3。
盧舍那佛
除了大佛之外,東大寺的高聳屋簷予人深幽之感
哇!貞子...😱
除了大佛,東大寺内還有一個不可思議之處,就是這根柱子下方的小洞,據説是依據佛像鼻孔的大小而建,如果能夠穿過的話就能得到好運。
寺内也有按比率大小製造的模型,後方發亮的就是東大寺大佛殿,裡面也有佛像金身呢!
我做的功課不多,所以也沒能再深入介紹,我們大概2.10pm就離開東大寺,5分鐘後乘搭巴士續程前往田中町,車程8分鐘(¥210)。
ならまち格子の家
下了車後,約莫往北走上200米,就會來到ならまち格子の家(奈良町格子之家),是奈良市政府翻新後,免費讓遊客參觀,讓遊客們能多了解昔日當地人的生活。這是一棟長形的舊式町家宅院,通常前門是店面,後方就是住宅。之所以是長形是因爲古時徵稅多是看門面寬度,稍微有錢的住戶爲了不想多繳交稅金,便將房子往長往後延伸,成就了一種獨特的風格,据知京都很多町屋也是這樣子(其實,越南也有噢!)。
一起來看看!
看到榻榻米地板就知道得脫鞋了
這是階梯也是櫥櫃
請不要坐這裡 / 请不要坐这里
原來衹有華人會這麽坐!哈哈~
和州奈良之圖
奈良縣古稱爲大和囯,和州應該是大和囯的另一稱呼,日本人自稱為大和民族,我想大概源自於此。
屋内還有庭院
米 桶(啊,對不起,漏了兩個字,米田共桶😅)
燒飯炊間
這就是我們的格子之家體驗。
砂糖傳増尾商店
離開格子之家後,走向奈良町資料館途中,經過這家砂糖傳増尾商店,忽然見到他們的吉祥物ならまちこ(Nara Machiko),かわいい!!我那恐怖的老媽還拉著まちこ不放。
元興寺小塔院跡
這道側門進去就是元興寺小塔院跡,不過我沒進去,衹是在門外瞧瞧而已。
庚申堂
隨後經過這間庚申堂,這很特別,從“申”字(和周邊的猴子像)不難明白這間廟宇與猴子有關,但是每個地支有5個天干,爲什麽偏偏是“庚申”呢(好在這篇博文不是以英文書寫,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翻譯天干地支)?
當時我沒想那麽多,回國後上網查詢,從「在鮭魚還沒壞掉之前」網誌上讀到比較有道理的詮釋,衹是他的文字太多,復述有些辛苦,我抄了一段權作大略解釋,想深一層瞭解的,請上他的網誌研究。

庚申堂所供奉的神祇是青面金剛,認為祂可以鎮壓疫病退治三尸。只是,為什麼青面金剛會和庚申信仰扯上關係呢?根據庚申堂前面掛著的說明,之所以會祭祀青面金剛,是因為當初在文武天皇時代,也就是大約西元700年左右,奈良曾經一度有疾疫橫行。當時元興寺的高僧「護命」便在佛前祈禱,希望這場疾疫趕快平息。祈禱到了一月七日,青面金剛突然顯靈出現在護命面前說:「你的誠心感動了我,這場疾疫就由我來解決吧!」,之後,那場疾疫還真的就平息了。由於青面金剛顯靈的那一天剛好是庚申年庚申月庚申日,後來人們為了感念青面金剛,就建庚申堂來供奉祂了。

讀完,我知道你想問什麽是三尸,你可以上網搜索,或者去上述鏈接查閲,若我再復述的話,這篇幅恐怕會嚴重超長。
庚申堂身代わり申
那麽,諸位明白這間廟宇和猿的關係,我要繼續解釋這“身代わり申”。
“身代わり申”換成中文就是替身猿的意思,當作人的替身抵擋災禍,因此一個家庭有多少成員,就得在屋簷下挂同等數目的替身猿,而替身猿的大小也有分大人或小孩。
不過這間廟宇平日不對外開放,我能在網絡上找到的是每年3月第2個星期日,還有11月23日,這裡就會舉行「庚申祭」,祭典時信衆們會吃著白蘿蔔與蒟蒻的田樂,驅走三尸蟲。
以上這些都是庚申信仰的一部分。
奈良町資料館
繼續沿著西新屋町小巷走沒到50米,便會來到奈良町資料館,這裡也是免費參觀,另外門外也挂著許多的身代わり申。
奈良町資料館是私人博物館,是館主將自宅改造而成,並不吝於展示從江戶時代起的私人豐富收藏,包括各樣看板、生活用品、佛像、古董、珍貴資料等,其中也少不了關於庚申信仰的典故。
館主無私地將私人收藏免費予人近距離觀享,并不設任何屏障,所以勸請諸位切莫觸碰任何展示品,以免為保養帶來麻煩,這是基本的尊重,還望請諸君切守。
另外,這裡也有售賣各種大小的身代わり申哦!
奈良からくり おもちゃ館(奈良町活動玩具館)
離開奈良町資料館後,穿過高御門町往西約莫200米,便可來到這家奈良町からくりおもちゃ館(奈良町活動玩具館),同樣是免費參觀。
圖片來源:奈良市官網
我們抵步時裡面還蠻多人的,所以附上的是奈良市的官方照片,用以解釋館内展示的各式古典玩具。顧名思義,好些玩具都能驅動,讓我驚嘆古人的創意(不過現代日本人的創意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我明白單從文字和平面照片還是很難詮釋館内展品的精華,這裡附上YouTube的鏈接讓各位進一步瞭解奈良町活動玩具館,有興趣者也可預約參予體驗工房,當然前提是你得諳日語。

寫到這兒,也該總結奈良町之行。誠如之前所言,我對這兒瞭解不多,但是前來之後反而覺得該花更多時間在這兒度個休閑的下午。不過我這裡敘述的其實是奈良町比較有看頭的景點,其實這兒還有很多是民宅,沒做功課的話是很容易迷路的。或許我們當時也應該參拜興福寺,因爲整個奈良町當年其實是興福寺的一部分,當時的興福寺可是奈良香火最鼎盛的寺廟之一呢。
しもみかど(下御門商店街)
接著,走到下御門商店街,可以開始Shopping啦!
下御門商店街
もちいどの / 餅飯殿センター街
精美的帆布包
可愛的絨布包
話説,もちいどの 餅飯殿センター街超好逛的,在小巷内找到這家包包店,帆布包也好,絨布包也好,都非常養眼!
中谷堂
之後,走到這家三條通り的中谷堂,見到長長的人龍,媽媽也興致勃勃地跟著排。原來是賣艾草口味的麻糬,還有現場示範,屋簷下還挂滿了許多名人照。後來聽説他們上過電視,還拿過電視比賽的冠軍呢!1個才¥130,裡面包紅豆餡蠻好吃的。
東向商店街(ひがしむき)
從中谷堂拐個彎,通過東向商店街,盡頭就是近鉄奈良駅。我們當然不是要搭近鉄,不過這兒的車站可以搭巴士前往JR奈良駅。
4.10pm,搭51號巴士前往JR奈良駅,車程7分鐘(¥210)。
在奈良駅有擺攤售賣道地產水果,我買了白草莓,才¥880而已,算是很便宜了!
4.40pm,乘搭大和路快速線前往天王寺,車程34分鐘。接著轉乘5.32pm的Ltd Exp Haruka 33前往日根野,車程26分鐘,這趟列車搭客蠻多的(因爲是前往関西空港),可惜黑潮號還得等一陣子,不然應該會舒適些,而且還不用在日根野轉車。這時我心想,若是從大阪乘搭Haruka前往関西空港沒劃位又帶著行李,找位子可是項苦差,還好我安排從和歌山回。6pm,乘搭阪和線前往和歌山,車程25分鐘(總車資¥2,230)。
今天是使用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的最後一天,若沒購買火車券的話,大概會花上¥31,990。
丸美商店
6.25pm,抵達和歌山駅,也到了晚餐時間了。我們就在車站内找吃的。見到這家丸美商店的和歌山拉面才¥680,我告訴老媽,我決定吃這家,她可以隨便找,吃飽再會合(以前就是常常遷就她,結果偶爾會踩雷,有時候還真不是普通地難吃)。不過老媽還是嫌麻煩,最後也是吃這家。
價錢都很公道,畢竟這裡不算旅遊區
和歌山ラーメン,¥680
這碗拉面湯頭香醇,有醬油的甜味,叉燒厚度適當、肉質肥廋的比率很好,口感佳,面條則是使用中粗面條,和微咸的湯頭配合得恰到好處。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家丸美商店還是家名店呐,用餐時間來的話還得排隊呢(今天畢竟是周末)!
和歌山駅前
和歌山駅
吃飽晚餐,才7pm,但外面的天色早全黑了,不過和歌山駅人流不多。
走了一天也累了,衹想趕緊回飯店泡澡。沒想飯店大澡堂雖然完全沒人,不過水溫可熱得緊,我浸入沒到半分鐘,便乖乖出來,實在是太熱了,還是回房使用沐浴液泡澡好了。
這晚11pm就入眠。


第11日,2015年12月13日,星期日
5.35am早早起床收拾行李,7.02am退房。
今早我們會搭11am的班機,大概算一下,8am就得抵達機場了。
乘搭7.07am的紀州路快速線前往日根野,再轉車前往關西空港。今天已經沒有関西広域鉄路周遊券可使用了,所以乖乖搭乘最便宜的通勤電車,車資才¥890,車程約40分鐘。
8.33am,辦妥登機手續後,便在機場找早餐。雖然我們的班機有提供餐食,但我估計最早也要午餐時間才有得吃。
神座拉面
這價錢算便宜,就來碗拉面早餐吧!
美味拉面,¥720
8.50am,找到神座拉面。這碗拉面名稱真的叫美味拉面!美味嗎?不錯。湯頭以清淡爲主,連老媽吃了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叉燒雖然偏厚,但是肥廋比率好,蠻爽口的,老媽更是喜歡多多的白菜,中和了肉質的油膩。
正在吃面的當兒,見到附近座有位婦女投訴湯裡有頭髮,侍應生便趕緊給她換了一碗,服務蠻不錯的。在華人地區,搞不好對方還會告訴你,加料免費,你賺到了!
另外,我發現在関西空港還蠻好逛的,有Daiso還有3coins!成田空港推出扭蛋機讓你乖乖繳出剩餘的銀幣,至少関西空港還讓你買些較實用的!哈哈~
好啦,別花太多時間閑逛,還不知道通關要花多少時間。
結果真如我所料,関西空港人潮超級恐怖的,自從羽田空港從新開闢國際線之後(以前成田空港也是這樣,不過至少成田有兩座主樓分散人潮,後來羽田的加入更進一步疏通不少),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樣的夢魘了。花了30分鐘才通過安檢。
MH53 (A330-300)
10.30am登機,11.30am才啓程飛往吉隆坡。
MH53,Seat 28H前
我們坐到緊急出口位,超喜歡它的寬敞!也由於這是舊款的飛機,座位墊子較厚較舒適。太棒了,脚想伸多長都可以!
特別餐食 - 海鮮餐
日本時間1.35pm,終於吃午餐了,還由於我的是特別餐點,所以會比其他乘客早送上。老實説,這遠比來程那餐好吃多了,差別主要是因爲這是日本中央厨房準備的。
特別餐食 - 三文魚三文治和雪糕
由於我指定海鮮餐,所以連下午5pm(馬來西亞時間)送上的三文治也是海鮮的。
5.17pm,MH53降落吉隆坡國際機場,5.30pm開始下機。
KLIA Starbucks
我們還得等幾小時,又剛吃了面包,便去Starbucks喝咖啡消磨時間。
因爲氣候差,原本應於7.30pm啓程的MH607班機延遲。8.25pm,才登上班機,8.44pm啓程,并於9.45pm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可是等了良久,媽媽沒見到寄艙的行李出來,後來向機場人員備案。等到隔天機場人員將行李送上門時,居然是用塑料卷包裹的,當下我知道完了...結果發現整個行李箱真的是碎了。那種破壞程度大概衹有從高空摔下才會造成,還好有買旅遊保險。即便如此,裡面食物還是不獲賠。沒想到去程小壞,回程完蛋。

這篇遊記花了我1年的時間才終於寫完。我在動筆之時透露買了2018年尾飛往広島的機票,在完成這篇遊記前兩天又訂了飛福岡的機票,又沒得休息了...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